文 | 一鸣
在去年年初我电脑里的一个硬盘就坏了。那是存储资料的主硬盘,这个硬盘的损坏直接把我大半青春的印记打包带走:玩了很多年的游戏,各种引以为傲的存档记录无法重温;相伴多年的影频文件,叫得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各位美女老师再无缘相见——有一种悲伤名曰“有种无源”;还有跟岁月韵味相融的各种音乐文件也从此散失……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我的电脑上有两个机械硬盘,还能使用的那个其实更旧,这两个硬盘是同一个牌子,两者的“服役”时间相差7年。对电子产品来说,7年是一个足够漫长的时间差。它们一个垂垂老矣,一个正值壮年,想不到后来竟是“白头人送黑头人”。硬盘坏掉之后,我常常会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是新硬盘先坏?
是不是偶尔的电压变化导致硬盘机械部件动作异常,从而刮花了盘面?是不是那个硬盘所处的位置令它承受了更多的热量,日积月累的情况之下导致部件形变,然后细微的尘粒从缝隙中入侵?抑或,这个硬盘在制造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缺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这种缺陷不断加剧最终达到足以自毁的地步?……
上面几种猜想里,有的是外部环境因素,有的是内部条件因素。硬盘的损坏可能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而通过跟正常使用的那个硬盘相比,在外部环境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它的损坏跟自身的条件相关度更高。我想到了产品的良品率问题。据说小米手机的陶瓷机身良品率极低。在相同制作条件情况下,能够达到产品质量要求的数量很少。既然制过工艺相同,而最后的结果不一样,那么只能说明原材料之间本身就存在差异。这样一想,新硬盘先坏的这个问题有点眉目了。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句话就是问题的根本。每一件产品的原材料都是不一样的,就算肉眼看起来毫无差别,在微观的视角里它们依然呈现出千姿百态。比发丝还小十几倍的小缝隙在分子层面上也是巨大的天堑,加工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可能让这小缝隙进一步加大,一道道工序积累下来,会加剧到肉眼可明显分辨的程度。就算那缝隙依然微小到肉眼不可见,但裂缝已经在产品中隐藏起来,导致那个部分相对脆弱,因此更容易损坏。也许那个坏掉的硬盘本身也带着这样的隐性缺陷,在原材料阶段它就已经输给了那个老硬盘。或者那个老硬盘本身也带着很多这样的陷性缺陷,只是因为时机的问题,那些缺陷还没有发展到出故障的程度。
我从中意识到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第一点,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要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其中的一个方向就是减少源头材料之间的差异,这样经过了相同的工序最后产生的差异性也相对较小,产品质量趋于统一。第二点,事物时刻都在变化改变。差异既存在于事物本身,也存在于各自发展过程的不同,“静态”和“动态”上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多胞胎的兄弟姐妹,相貌上不能完全一样,这可能是精子或者卵子的差异决定的;而成长的过程就好比是产品的加工过程,每个步骤都会将差距拉大,于是形成了各样性情,各种喜好。事物自身的缺陷会随时间推移而放大,物件的损坏是微观上的偶然,是宏观上的必然。
写作经验分享请点击:【写作那些事】目录
关于转载问题:请联系我的经纪人 南方有路
青春小说《晴时有风》已经上市,各大电商平台有售,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