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

        一九七五年,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家从悬羊砬子搬到了现在的干沟子村,那时候电力供应极不稳定,经常断电,家中会常备一盏煤油灯,是农户家中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在很长时间内既是夜晚生活上照明,也是有学生的家庭学习必备的工具。

      这是一种极简陋的灯具,多半是用一个空的罐头瓶子,在盖子上开一个口,倒过来将棉线拧成的灯芯抽出来,用一个跟盖子口等长的薄铁片镶嵌着灯芯。然后将罐头瓶子里面装满煤油,用火点燃浸过油的灯芯后,一个煤油灯就开始工作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搬到新的村庄,住的是三间草屋,到了晚上,停电的日子,一盏煤油灯就成了家里唯一的光源。灯火如豆随着潜入夜的风摇摇曳曳着,微弱的光晕散开来,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煤油味,一觉一觉地醒来,灯下多半是母亲辛劳的身影,看到印在墙上的有些变形的母亲清瘦的影子,便会翻个身沉沉地睡去。

        真正感觉到煤油灯的温暖是在七六年七月末,唐山大地震时期,父亲随队去大寨参观学习。因地震被隔于山东,母亲担心父亲的行程,又没有人可以讨个主意。恰好表姨家的大表哥从参场来探亲。到了夜晚,我独自一个人有西屋玩耍,突然停了电,白天就感觉到亲人对形势的紧张而压抑的情绪及对黑暗的恐惧,高声地嚎叫着,大表哥闻声从东屋赶来,一手端着煤油灯,一手把我抱起走到东屋。到了母亲的怀里,渐渐地抽噎着睡去。这件事情,开启了童年的心智,感觉从这个黑暗的夜晚开始,告别了稚童的懵懂混沌状态,同时也打开了对黑暗的恐惧心理,在接下来很长的时间内,不敢独自处于黑暗中。

      后期因物资渐丰,煤油炉多被装有蜡烛的灯笼代替。在我们家,那种灯笼有四根柱体的,柱体相邻的两个面中线的位置是刻好的细槽,固定住四面玻璃,这样的灯笼比煤油灯要亮一些,相对来讲不太经济,多会与煤油灯替换着使用。还可以在夜晚拎出去照着前行的道路。

      上了小学,父亲母亲张罗在村东处盖了四间新房子,那时候,煤油灯早已被弃用了,碰到偶尔停电也是多用蜡烛。大哥刚考上大学那年的寒假,晚上夜读时,点的是蜡烛,不小心把母亲新给我做的,过年准备穿的新衣服燎着了,可惜新衣服的同时,却想起了煤油灯的样子,如果大哥看书时点的不是蜡烛而是煤油灯,我的衣服是不是会躲过一劫?

        端一杯清水立于窗前,对岸的灯光星星点点,回忆起煤油灯,或许在哥哥姐姐们的记忆中,是有着和我完全不同的无尽的故事吧。

                        2018年2月10日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六零后,我小时候,我们的国家很“清贫”,我的家庭也很“寒微”。我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当时一群孩子,虽然缺吃少穿...
    浪淘沙01阅读 3,860评论 14 9
  • 煤油灯,是一种用煤油做燃料照明的灯,我们村庄的人都叫它火水灯,因为煤油俗称火水,是一种通过对石油进行分馏后获得的碳...
    杨志生阅读 5,089评论 1 0
  • 《煤油灯》 文/书博 农村生活四年,印象最深的是煤油灯了。 七十年代,在重庆的农村几乎没有电灯,即使有些小镇...
    赖维书阅读 4,935评论 0 2
  • 一盏煤油灯 ——雪山之巅 少年读书时代,印象最深的,是那盏在夜间陪伴我读书学习的煤油灯。 那时候其实电灯已...
    狼背上的猫阅读 3,352评论 4 5
  • 独饮美酒,泪落销愁 等闲无事画悲秋 玉阶牵牛,独上西楼 问君奈何只身游 玉枕沙鸥,又望红袖 花自飘零水自流 秦淮已...
    简小蓝阅读 1,52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