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关于王阳明的章节,晚上跑步的时候一直在想王阳明,在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四句教”。
原来只是知道有这个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还老是把王守仁和守财奴联系在一起。并没有深入研究,仅凭一些肤浅的知识来谈谈我的看法。
王阳明这个人能在他那个怪异的时代开宗立派、建功立业实在是不简单,他的心学起自儒家。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而王阳明18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圣贤。而四书中的《大学》详细讲述了成为圣贤的路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步是格物,格物穷理,格物是为掌握世间万物遵循的法则——“道”或“理”。朱子讲“存天理,灭人欲”,因此,王阳明在朱子和程子的教诲下“格竹七日”终于把自己格倒了,自此对格物明道的方法和途径产生怀疑。
直到他被发配广西,在人生最险恶和困顿的时刻,日思夜想终于龙场悟道,原来自己一直追求的理不在别处,就在自己的心里,自己一直向外求理实在是错了,真正能支撑自己克服艰险的东西就是内心的力量,于是产生了“心即理”的思想,强调心外无物、境随心转、“此心不动、意随机转”。
光是参悟到“心即理”是没有用的,他需要在实践中验证。曾经有多次险些被害,被各种奸险小人设下陷阱,王阳明都能以其大智大勇巧妙化解,这就是“知行合一”——既坚持了原则,又解决了问题。高城对许三多说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自己只能选择面对。而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选择妥协,选择放弃原则和底线是相对容易的,而坚持原则是困难而又需要智慧的,试试我们每天的饮食起居和面临的各种选择就知道了,哪些是坚持了原则的,哪些是选择了妥协的。原则是什么,原则就是王阳明的“道”和“理”,就是“良知”,是稻盛和夫的“作为人,何为正确?”
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不为名利、不图权势,只为千万黎民百姓免受战祸之苦,令那些想加害于他的权臣佩服的五体投地,奇怪在黑暗污浊的大明朝还有王阳明这样的稀罕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人,屡建奇功,整不跨、扳不倒、嚼不烂、咽不下。因为什么,因为容是别人,欲是自己,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样的天地才跑的欢畅啊。
最后交给嫡传弟子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说毕生所悟之精髓皆在于此。刚生下来的婴儿是没有善恶观念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的被教育什么是对错、是非、善恶,这个时候他开始有了善恶的意识但还不究竟,等他真正领悟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能够判断人、事、情的善恶之分的时候,他就具备了良知,也就具备了善恶的觉性;只知善恶而无所作为非圣贤、君子所为,也不是知行合一,真正做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成就内圣外王的关键在于“为善去恶”,这是在行的层面,修炼自己,净化世俗。
M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