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称得上郑州的雨季,秋雨是时断时续,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果不其然,气温随雨而降,人们也开始增添衣物。
假期的最后一天,又有绵绵细雨作伴,无所事事,写写东西聊以自慰。
谋划已久的爬山之旅终于实现了,考虑到时间和距离,选择了嵩山。
早上早早地起来,赶早班的大巴车。车站买票,才知道上午的几班去少林寺的车卖完了,只好选择最近的去登封的大巴车,之后再转公交车去少林寺。出游之前一定也提前在网上购买车票,不然计划赶不上变化。经过辗转,顺利到达少林寺景区。
大学时,曾和几个同学在清明假期来过,当时下雨,没有好好地游览一番,就匆匆而归。这次想着得好好游玩了。
少林寺因少林功夫而闻名世界,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假期的人自然更多。走过长长的甬道,来到少林寺的山门前,门前游人如织,络绎不绝。三三两两的白鸽,竟然不怕人,大大方方地啄食游人扔的食物。进寺参观的人太多,就决定先不参观寺院了。
继续往前走,看到指示牌上有到三皇寨的,有到达摩洞的,就近原则选择达摩洞。走在平整弯曲的小道上,一路向上,没有阶梯,道路两旁树和草自然地伫立着,时不时看到少林寺种的玉米、小米和其他蔬菜,果然自给自足。越往上爬,地势就越陡,也就有阶梯,也越发费力。爬山的人不算多,也不算少,有继续往上爬的,有下山的,也有中途放弃的,不过人数不多。刚开始以为达摩洞应该在半山腰,不会在很高的地方,因为选择非常高的地方面壁思考,衣食住行都不方便,何况年纪又大呢。可是一路爬着,也没见,才知道推断是错的。由于平时工作不怎么锻炼身体,越往上,我们三个爬起来格外费力,汗水不时地出着,气不时地喘着,心也在砰砰直跳。就这样,靠着坚持,我们到了达摩洞,瞻仰了达摩洞,欣赏着高处美丽的风景,感受达摩祖师面壁思法的艰难与不易。停顿了一段时间,继续向山顶冲刺。山顶上有个亭子,地方不大,但可以在此休息片刻。亭子的旁边便是达摩坐像,很大。祖师坐在五乳峰顶,凝视着远方,守候着大山。
爬山的人很多,有年轻的情侣,有三五好友,有夫妻带着孩子和老人的,还有独自旅行者,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携带年幼的夫妻、儿童和年过五旬的老人,年轻力壮的人爬山独自爬山都不容易,何况他们的,他们的毅力和决心值得称赞。
上山容易下山难,确实如此。我们下山的时候看见阶梯,双腿就发颤,走起路来不易,都是上山留下了的后遗症。不管上下山,都要注意安全,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生命很重要。
下完山后,就去参观了少林寺。文物古迹用其实体承载文化,不仅要观其形,也要学习其文化。所以要么提前了解其文化,要么听导游讲解,收获才多。不然只是走马观花,收获寥寥。少林寺里人很多,香火缭绕,少了清静,多了嘈杂。
出了少林寺大门,旁边有个练武场。塔沟武校的学生正在上课,内容主要是习武。学生们一遍遍地练习武术动作,直到学会为止。习武的学生要比普通的学生看着更壮实、更辛苦。少林功夫闻名天下,前来学习的人自然很多,所以这里的武校也同样多。
少林一日游随着汽车的远去,宣告结束。
出门旅行,确实能放松心情,期待下一次的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