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刷微博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吉林市一名女乘客把自己的苹果手机落在的士上,然后的哥特地好心把手机送还给女乘客,的哥索要100元误工费,女乘客只肯给66元,并且拍下视频在网上曝光。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想到四个字:恩将仇报。
在这件事情里,手机是乘客自己落下的,的哥不存在任何问题,最后的哥还是选择开车送还给乘客,可见其初衷是好心的,误工费合情合理。
女乘客录视频自以为站在对的一边,殊不知大众心中也有自己的一杆秤。
新浪吉林官方微博就此次事件发起了一个投票,主题就是假如是你,你会给的哥100元吗?
仅仅2两天时间就有超12万人参与投票,其中近11万人选择给,不给的仅7000余人,看心情给的也仅有8000余人……庆幸多数人的三观还是比较正的。
切记:任何人都没理由牺牲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来为你的粗心买单。
看了这则新闻之后,瞬间觉得好人还真不好当。
这也让我不禁想到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扶老人”被讹一事。
令人宽慰的是,的哥以及那些险遭讹诈的学生都表示,以后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会保持初心。
这恰恰说明,正能量的价值观依然是社会主流。
2.
记得前年的时候,我跟大学室友J君坐在一家麻辣烫门口吃东西。
两人聊得正欢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位老妇人,可能比我奶奶要年轻一些,然后我打开钱包拿了一枚5毛钱的硬币递给她,然后可笑的一幕发生了,老妇突然跟我说:“小伙子,你怎么只给五毛钱,我看到你钱包里有一元的硬币,你给我一元的吧!”——反而觉得我给你钱还要被你说我抠。
这瞬间让我觉得我后悔给了她五毛钱,虽然不多,但是她这种行为思想我无法接受,觉得五毛都不该给。
我其实还好,看到特别可怜的乞讨者都会给个五毛一元的。
想必对于乞讨者,大家都见多了,往往热闹的地方,一条街都可以遇见好几个。
说真的,我以往给予乞讨者五毛一元都觉得自己在做好事,然而那一次遇到了老妇,我竟觉得我帮助别人反而不开心了。
在小时候,老家乡下也有乞讨的人,基本都是同一个村的,但是那时他们只是要些米啊菜之类的。
我记得小时候,每次乞讨的人来我家,我妈都会给他们一小盒的米,还有一些饼干,如果是请客摆酒席的时候,乞讨者来了也都会盛一些饭菜给他们吃。
然后,有一次我妈就跟我说:他们都是可怜人,大老远走过来也不容易,我们能帮一些是一些,就当做个好人。
大概就是因为母亲的教诲,我一路走来都还算是个好人。
当然,所谓的好人并非单指给予乞讨者一点小钱的事。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好人未必有好报,甚至还可能被当成坏人,为什么还要做好人?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可以选择做坏人、做不好不坏的人、或做假好人,可还是选择了做真正的好人。
不是期待得到什么,因为“好”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是一种极大的自我幸福。
别人要成为坏人,我们没法阻止。
但愿我们都能有:想做好人的初衷,去做好人的勇气,做个好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