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是从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但其实当时并没有多少感觉,特别是名字,在现在满大街都是心灵鸡汤的文章中给人一种过分夸张的感觉,直至后来看到作者为这本书所说的一句话“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它推迟了我的死亡”,这句话像个谜一样深深吸引着我,所以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书。刚买回来看到书时,吃了一惊,没想到书那么薄,而且出版社为了赚钱(完全可以弄个合集啊),整本书前面后面几十页都是作者照片和简介,所以满是抱怨。但看到第一句时,我就被吸引住了,”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我喜欢这样的带有淡淡诗意的开头,一篇文章好的开头总是会刺激你的味蕾,不仅吸引你继续读下去,而且让人回味无穷,就像杜拉斯的《情人》开头一样,总让人念念不忘,不自禁回想。
小说很短,只有八节,且每节都没有段落,在这本书前,我从未想过小说可以这么写,这本书不止形式上颠覆了我对小说的概念,而且文字的表达方式更是让我闻所未闻,作者的文字好像有一种魔力,虽然描写的好多东西很是让人恶心,但也会让人不禁回想。记得看过第一遍时,我满脑子都会浮现书中那些关于老鼠,曼倩卡与大粪,苍蝇,成吨的书,母亲与舅舅的死亡,茨冈女人,巨大的压力机等等画面,而每次一想到这些画面,我又一阵阵反胃,不愿想象这世上怎么还有这样的世界,其实明明知道这是个小说,可我就是确实觉得那么真实。爱默生曾说过“在天才的每一部作品中,我们认出了我们自己抛弃了的思想:它们带着某种疏远的威严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这本小说就是这样深深拉扯着我。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的老打包工汉嘉的通篇独白,讲述了他在这里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故事和所思所想。汉嘉独自生活在生活的底层,终日在肮脏、潮湿,充满着霉烂味的地下室用压力机处理废纸和书籍,但因为常常能捡拾到珍贵书籍,他喜欢着自己的生活,这是他的love story,他并不感到孤独,就像他曾说的“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曾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
这是一本从孤独中开出花儿来的书,看完整篇,觉得文章的名字起的是如此恰当和贴切,孤独是常在的,而又常过于喧嚣。作者所说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在我看来,从大的方面是知识和真理在那个常常喧嚣时代的孤独,在那个荒诞的时代,书本被漠视,汉嘉曾眼睁睁看着自己抢救出来的珍贵书籍在下雨天被卡车运走竟伤心不禁自己要求警察带走他,社会主义突击队只知处理书本而对其内容无动于衷,美学教授需要打包工从废纸堆中寻书以寻求另一种幸福,诗人需要用刀威胁别人来听一听他的诗等等,在这样一个时代,知识和真理永藏背后;从小的方面是汉嘉的思想在喧嚣,在呐喊,他曾提到"精神斗争之可怕绝不亚于任何一场战争。”当他读书时,他是在梦境中,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但现实总时时去碰撞他。整本书采用的是捷克式幽默,以一种近乎天真的黑色幽默消解着荒诞的现实,要证明现实的荒诞,就要比荒诞更荒诞,十倍地放大这种不合理的地方夸张到不得不令你正视的地步,就像文中的曼倩卡,她的前两次出现都伴随着大粪,(书中总共出现三次大粪,而且每次都是在最美好的时刻出现,这隐喻着在那样的时代生活不会幸福),而她最后的出现更是惊奇,以自己身体为砝码建了一所房子与一位雕塑家谈着精神恋爱。这种种鲜明的对比、隐喻深深揭示着捷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深深反思与担忧。
抛开大的人文主义和社会背景来说,其实,每一个爱书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据赫拉巴尔说他为这个选题酝酿了二十年之久,这本书其实是有点自传性质的小说,作者就是通过汉嘉的爱书写出了自己对书的痴迷,这正像爱书的你我他,在书中读着那些美丽的语句就像嘬着糖果似的嘬着,还有孤独,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孤独,但有书在,我们并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因为你的孤独也是别人的孤独,与他们交谈你会发现孤独乃是人生常态,叔本华曾说“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所以当汉嘉失去工作时,失去书本失去他的孤独时,他告诉自己“打这会儿起,伙计,一切全得看你自己啦,你得逼着自己到人群中去,你得自己找乐趣,自己演戏给自己看,直到你离开你自己”,但他根本无法存活,他想到了从前的自己,但看到的却是对自己的谴责,所以最后他选择了死亡,选择拒绝被赶出自己的天堂,选择了去看一看布尼茨也无法向他说清的事情。他的死是警钟也是探寻,正如他所说的“我们有如橄榄树,唯有被粉碎时,才释放我们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