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一个坚定的行动派
改变很难,就像打擂台,对抗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它强大、反复和不屈不挠,可以规避风险,也是一种阻碍。它排斥生活中一切变化,不惜调用整个心理系统,编出合情合理的理由。哪怕是有益的变化,也会激发它强烈的阻抗。
所以,困境绝非听别人几句话就能解决,故建议往往无用无效,最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我们自己找到的,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找,即使身陷痛苦,也只用相同的方法,期求不同的结果,结果就只能是在老路上打转。
关键是走一条新路,因为改变源于做点不一样的。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思考”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是“做”点什么更管用,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经验,这就可能带来长远的改变。在生活中不断做实验,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个结果,这都会增进我们对事物的了解。
行动很难,因为新尝试意味着不确定和风险,所以,要小行动,保持基本不变的同时,朝着可能的方向改变一点点。不需要一次性解决问题,如果你太想要一个彻底的、长久的改变,你就会被挫败、沮丧和自我否定压垮,最后的结果是连5%也做不到,你只做到了0%。
做一个坚定的行动派,因为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新的行动里。
二、专注每天的实际问题
人需要确定性,但人生总体又是不确定的。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把大的不确定转化成相对短期的、阶段性的确定。你只负责眼前一年,把未来的一生交给“命”。站在几十年的时间尺度上,人是被“世事无常”主宰的。
而实际的困惑存在于当下的生活中,具体的问题虽然难,需要思考、投入和耐心,不过是可以慢慢解决的。可是,不实际的问题,就连解决都谈不上,比如把焦点放到内心,不去想“怎么办”,而是想“我应当悟出怎样的人生哲学”。这确实更容易带来满足感,但具体困惑也还是没有解决。
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的正反馈循环链路。与之相反的就是“向下螺旋”的恶性循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什么都没做,导致心情更差。
靠思考解决问题,就是如此,越想越难受。这时就要少想多做,一旦开始做事,就启动了“向上螺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它需要我们在状态不好时,坚持迈出一小步。
三、How比why更重要
1.Why原因论和目的论
如果遇到问题,先从过去找原因:因为曾经的经历,所以现在我遇到这个麻烦,表现出不情愿的状态。在这种原因论的视角下,我是一个“受害者”,这和“原生家庭”很契合。这种视角给我们提供了慰藉感,是不可或缺的疗愈元素:你没有做错什么,你只是一个受害者。
而目的论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因果,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它相信人永远具有主观能动性,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不想。只是需要通过更恰当的方式达到目的。
相比于哪个正确?哪种对人有帮助更重要。无益于人的观点,不要也罢,比如“你是按自己的意志做事的,你现在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理解一个人的原则是,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这更有助于接受对方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而不是指责。
你没有错,同时,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方式实现你的目的。
2. How怎么办?
(1)观察:观察问题是怎么发生的,比如情绪的发生过程,因为只要去观察,就已经改变了。
(2)允许:越不让一个人做什么,他就越想做。要跳出这样的怪圈,需要让对方知道“你可以”,你有权选择。一个人做出自我负责的决定,前提是他相信自己可以决定。没有人站在对立面,做不做都是为了自己。
(3)仪式:一套流程化的宣言和动作,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它常常被用作某种转变的契机。如办一场成人礼,比说教更能减少少年孩子气的行为。做一面锦旗比口头感谢更能体现出感激的心意。仪式不只是让他们“听到”,还产生了记忆和影响。
(4)小动作:比起“不要吵架”,更有效的建议是“吵也行,吵完倒杯水”。完成一个动作,比想明白一百个道理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