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对人类的诱惑之深,影响之大,且作用于无形,让人不可谓不叹服。当读《在喧闹的世界里,清醒地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感受,不停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世界无非是思想的产物,让人囿于桎梏,使我的思想成为了我,那我又成了什么呢?
比利时心理学家柯苏引用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成果与调查数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读者们一同探讨了一个常见却较少提及的话题——幸福。
当提到这个词时,除了让我们想起曾在街头巷尾被记者追问“你幸福吗?”的尴尬之外,就是充斥在我们对于生活最基本的渴望和追求之中,仿佛“追求幸福”成了我们为之奋斗终身的最大任务,同时,也成了定义人生的唯一的标准。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幸福,不过是我们的头脑,为我们吹起来的一个绚丽的肥皂泡。
当幸福成了目标,成了希望,也就成了与我们全然无关的身外之物。而我们对于幸福定义的所有感觉:诸如喜悦、自在、积极向上、舒适等等,就开始编织一幅过于理想化的图景,反而成了我们无法真正体验与感悟生活的陷阱。
就如同克里斯托弗·安德烈为本书作序时写道:
生活会让我们经历幸与不幸,幸福扮演的不是麻痹我们对不幸的感知的角色,而是我们内心正能量的源泉——幸福是我们内心的精神食粮,使我们以现实、乐观的视角看待生活。幸福是唯一配得上现实的不幸的。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并非由幸福与否来界定,恰恰相反,正是苦难与问题,塑造了生活的基调,而“幸福”则是让我们能够沉浸其中的内心保护。就如同,一个人如果不掉进水里,永远不知道自己求生本能的力量有多强;一个人不深陷苦难,永远不知道幸福的信念能量有多大!
然而,让幸福离我们而去的,也是我们对幸福的执念。
作者毫不客气指出,当我从心理到身体都开始逃离悲伤、焦虑、沮丧等不舒适的感觉时,我们就已经和生活割裂开来。如此,我们就像带着眼罩的骡马,围绕着试图逃离的圆心,一圈一圈地自以为是地“渐行渐远”。
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积极想象的不堪后果。我们活在自己的思想里,在头脑中建构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不是用“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来浇灌自恋的花,就是用“虚假的虔诚”来辩解失败的结局。
这不禁让我想起《摔跤吧,爸爸》里,马哈维亚与妻子盼望着能生一个男孩。此时,全村人都成了专家,交给他们各种秘方。而当得知产下女儿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埋怨他们夫妇肯定没有严格地按照他们传授的方法去做!
而对于人人推崇的自尊感,作者同样带来新的观点:自尊不过是被高估的益处——它并没有与成功成为线性的因果联系,反而不过是成功者的外在表现。同样,在对高自尊感的过度迷信的面具背后,其实装着一颗备受煎熬的“玻璃心”。
如此颠覆性的观点,几度让我感到迷茫,但又不时感到身心通透,对于生命的意义都有了重新的感悟与思考。正如同作者在引言部分所提到的:
意识到现实有别于我们的期待有时是令人痛苦的。但明白了这点有益无害,这会帮助我们以敏锐的洞察力走上令我们满意的生活之路。这会使我们避免在寻找没有幸福的幸福之路上迷失自我。
当然,作者也给出了“清醒之路”——本书的第二部分,其中包括:忍耐、摆脱、善待自我等章节。每一个章节都在围绕着第一部分展开讨论并提出对策。在作者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练习,在生活中慢慢领悟作者所论述的一场关于“幸福”的悖论,更能清醒并富有意义地活着!(本文不再剧透了,大家可以通过读书,尝试其中的方法。)
记得在看《士兵突击》时,许三多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活着要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着”。这句看似同语反复的话,如同用文字构成的“莫比乌斯带”一般,让人深感如是。最后,用本书引述的一句话,与各位思想者共勉:
我现在想要的不是幸福,而是觉醒。——阿尔贝·加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