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与“利”

  “义”与“利”是相对应的一对关系:言义必及利,言利必及义;义需要利的承认和支持,利也需要义的认可与制约,“利”及“义”之本,取之有道即为义人,反之则不同。所以说各人有各人的利义观。

  不义而富且贵,如我如浮云。

  在社会道德中,义利观通常更为人们群所看重,而在义与利矛盾面前能否心端行正,则是识辨一个人的正直与否。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做人做事道义为先。《论语》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义利。”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则倡导生与义“二者不可兼得”时要“舍生而取义”。

  人不能见利忘义,信义比金钱更重要。不义之财不可取。谈“义”必须落实到“利”的行动之中,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义和利可以统一,为私立而毁公义是可耻的。做人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不顾之诚信追随利益的人只会自食恶果,利是义的存在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墨学文化研究中,墨子贵义尚利是基本的共识。一般的研究者认为,墨子义利观是尚利贵义,以功利作为义的内容和本质,把义...
    墨者永在行阅读 12,879评论 1 4
  • 非义不行,非义不居。 这里所说的“义”是指道义、原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利”则指利益、功利。对义与利及其关系的看法...
    辛平阅读 5,291评论 0 3
  • 从字源学的角度来讲,“义”(義),上“羊”下“我”,代表执干戈以保卫财产。 这说明中国古人在最初造字时,就有意识地...
    奋笔的小碩阅读 8,556评论 1 1
  • 义与利之辩,从古至今有之。 《论语》中关于义利之辩的话不在少数。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3bd497780ed阅读 5,281评论 5 19
  • 论儒商的核心价值观 说到儒商,人们普遍认为是指“把儒的伦理与商的职业相结合的商人。由于儒商这一概念是近年才形成的,...
    散翁阅读 6,30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