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f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Memantine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Ischemic Stroke
美金刚对轻中度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对于卒中,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在卒中药物的大家庭中,以预防型为主,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而一旦发生了急性缺血性卒中,仅有一个药物可选,那就是溶栓药rtPA(重组人组织蛋白酶原激活物)。不是每个患者都那么幸运能用上它,根据国外文献报道,仅有2-5%的患者有机会接受rtPA的溶栓治疗。为什么治疗率这么低?因为它的有效治疗时间窗很短,卒中发生后4.5小时之内如果用不上它,往后再用它的效果也不大了,因为缺血范围内的神经细胞都已经死了,没得救了。
对于痴呆,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预防,现有药物都是在诊断后改善症状为主。就拿美金刚来说吧,它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被欧洲药监局EMA及美国药监局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每日剂量20mg。上市这么多年,这个适应症和用法在说明书中就没变过。
如今大家都在讲创新,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将已有事物重新组合。老药新用也是一种创新!卒中与痴呆,一急一缓、一动一静。看似截然不同毫不相干,却有共同病理通路--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在我看来,卒中和痴呆的关系就像沸水和冰块的关系一样,虽然形态截然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美金刚是作用于谷氨酸通路的NMDA受体拮抗剂,在细胞和动物研究中神经保护作用显著。如果将它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如何呢?这篇2014年发表的小型研究,也许可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项随机对照研究入组的都是急性卒中症状发作后24小时之内入院的患者。63例NIHSS评分在0-16分之间的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在标准卒中治疗的基础上一组加用美金刚,另一组为对照。首要终点是比较两组NIHSS评分在卒中后第五天与第一天比较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美金刚改善了2.95±0.99分,对照组改善1.24±0.95分,美金刚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01。NIHSS评分的全称是“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广泛用于评价急性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以及卒中严重性。大量研究证实NIHSS评分可用来预测卒中患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
在这个研究中美金刚的用法是20mg一天三次,使用五天。作者为此也做了解释,剂量方面:因为在动物研究中美金刚显示出神经保护作用的剂量范围是5-50mg/Kg,按照体表面积换算成人体剂量,大约相当于70kg的成人每天服用56.7-567mg美金刚。我开始还在想,这胆子还是够大的,换算过来了就敢用?后来才知道,之前早有人在可卡因依赖和鸦片依赖的患者中使用60mg美金刚观察过戒毒效果,还发了文章,安全性不错。作者也是看别人这么用过了,才敢这么尝试的。而至于为什么选择使用五天?其实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就是因为作者所在医院神经科的常规,卒中住院最多5天,患者出院没法继续严密观察疗效和安全性,所以才有了这5天的用法。
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点,那就是rtPA是NMDA受体的激动剂,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细胞碰到rtPA就会出现凋亡,推断其在再灌注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在rtPA重建血液循环同时,用美金刚来消除一些它带来的不利作用,岂不是锦上添花?
要是能在国内做个类似的研究就好了,设计得更加严谨一些,说不定真能拿到一个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辅助治疗的适应症呢?
梦想总是要有的嘛,万一实现了呢!
文献出处: Iran J Pharm Res. 2014 Spring;13(2):591-8.
其他相关文章:
美金刚有趣知识点-汇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