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事秘诀,先干三个月再说

累计写作  第65篇  /100篇

大家好,我是冷水。过去三年,我用“先干三个月”的笨办法,在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里折腾出了结果:21年靠华强北耳机测评代购起家,23年跨界做流量卡推广,2024试水演出票务。

没团队、没资源,但每次死磕三个月后,我总能得到还算不错的结果,在“赚快钱思维”泛滥的当下,为什么我总能闷声成事?其实答案很简单——「先干三个月再说」。

01

2021年,偶然刷到一位老师的视频,被一句“赚钱的本质就是利用信息差”点醒,当时华强北耳机测评领域全是碎片化信息。

我宅家三个月,每天研究耳机芯片版本、做拆机对比,对着全网搜来的教程学写文案、P图、拍剪视频,熬到第三个月,才陆续出单。

两年后,当我退出华强北耳机这个领域的时候,回头看去,不知不觉间在抖音、B站、知乎、公众号等平台发了300多条视频,沉淀了10w多的文字,甚至成了“华强北耳机”这个搜索关键词的常驻选手,当时写的测评文章仍被同行当模板,8000+直客的私域池也是那时打下的地基。

02

2023年,作为通信行业小白,愣是扎进流量卡赛道。

前两个月焦头烂额:找货源被坑,产品套餐搞不明白,发出去的内容被判违规,投付费广告入不敷出。

咬牙坚持到第三个月,终于摸清一些规则,在大家都在拼价格时候,我通过“选卡避坑指南系列+运营商在逃打工人”建立起了自己的IP人设,跑通了“素人种草+IP账号+付费投放”的组合拳,单月利润冲到小10万,粉丝信任度碾压同行,转化率比同行高3倍,

有人问我秘诀,我说:“哪有什么天赋?不过是把试错成本摊平到90天”2023年,我用三个月验证了「外行突围」的可能。

03

2024年,试水演出票务,三个月又给我上了一课。

帮几百个客户搞定周杰伦演唱会门票后,我却选择果断收手,

有些赛道确实能赚钱,也不是做不到,而是发现无论是客户群体还是商品提供的价值不符合我自己的价值观,做的很累,及时的踩下刹车,让我把精力重新聚焦到真正喜欢且值得深耕的领域。

任何目标,三个月后自有分晓,也能够验证方向要不要继续。

04 三个月,到底能换来什么?

跨过「冷启动」的黑洞,90天足够让算法记住你,让客户习惯你,让自己从手忙脚乱进化到肌肉记忆。

试错成本的最低阈值,三个月内的失败不叫失败,叫「交学费」;三个月后的成功不叫运气,叫「临界点」。

拿到一把筛选器,成,就乘胜追击;败,就换战场——最起码还攒下了下次开局的筹码,总好过永远在「等时机」的幻想中内耗。

05 先干,再想

不要“谋定而后动”,因为大多数人的计划,都死在了「谋定」的路上。自媒体账号的数据焦虑、副业赛道的竞争分析、平台规则的技术复盘……这些当然重要,但再差劲的开始,也好过一辈子活在“万一当初”的遗憾里。

想写作?先日更三个月;想做号?先发100条笔记;想转型?先接10单试试水。别纠结,先干三个月再说。这世上哪有平白无故的爆发?

无非是笨拙地坚持,等量变撞开质变的大门。

而时间,会奖励那些,愿意陪它细水长流的人。

🙋🏻♀冷水,一只土木狗、5年教培人、6年副业路📚持续分享个人成长-搞钱认知-生活感悟🌟和冷水一起每年多赚10w,我们一起变好、变富、变优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