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收到家长的微信,关于孩子在角色竞选中的问题。
说在竞选中遭受挫折,不积极读剧本了。
我的回复:
花儿(化名)妈妈:
感谢你的坦诚!
我和你的看法一致,花儿是个特别用心的孩子。
关于童话剧竞选角色,现场的气氛特别热烈,一个角色十几甚至二十几个孩子参与竞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孩子得票少,有的票数却多出很多呢?
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就是向往榜样。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该往什么高度去努力,对于身边某项做的比较好的同学,她就会看做是自己的目标,想成为那个人,因此,就不自觉地朝向那里。模仿力强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的优势。
一年级的孩子最为突出,甚至会全班孩子共同喜欢一个人。
我们二年级的孩子会集中在几个孩子身上。
这不是老师给孩子的界定,而是孩子自己的界定。你错怪我们了。
首先我从一年级开始,从未在班里公布过成绩,这是为什么?
从未说过向某个孩子学习,谁是最好的。而是说向坐得端正的,作业最认真的,眼睛看着大屏的,举手发言的孩子学习……。
这又是为什么?……
角色竞选同样,每一个角色都给每个孩子机会,特别是今年,直到现在还没有最后定出角色,我告诉孩子,都努力挑战,不到最后都不要放弃。
班级里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个孩子在我们教室都尽量得到最多的锻炼机会。
但是不管一个活动,或者一个剧,都会有不同的角色,都需要不同的孩子去演。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也是无法解决的矛盾。
因此,当安琪跟你说的时候,你应该说:太好了,成长的机会来了。通过这件事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管在任何人的眼里,自己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你演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学校教育是集体式的,尽管我想努力达到平衡,但是毕竟这种矛盾不可调和,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达到自己期望的角色(或是同等的锻炼机会)。同样,在成长的道路上同样会有更多的这种不可把控。
记得在和孩子们讨论《丑小鸭》时,我问孩子们,如果丑小鸭经过努力和奋斗,最终没有成为白天鹅,它该怎么办?是不是就不用努力和奋斗了?
孩子们回答我,还是要努力和奋斗。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事件的发生,教育才会发挥它的作用。我们经常说的从挫折(错误,失败)中成长,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深度交流,我很愿意。因为信任,你选择了坦诚,同样,因为信任,我也选择了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