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一尊佛像,结佛缘,相好庄严,心欢喜;
鎏一缕黄金,蓄财富,取之不尽,福相随;
竖一根梁柱,稳根基,威力无比,事业兴;
捐一块石头,积资粮,福慧倍增,路平坦;
献一片砖瓦,遮风雨,云盖如来,盖自身。
最近十年,相信很多人都有注意到一座又一座崭新且美轮美奂的寺庙在身边出现,就如同中国房地产的棚户区改造让,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棚改是国家政策,寺庙是民众集资筹建。有最低标准,也有随喜功德的自愿捐献,家境好点的捐个几千,赚钱多的人十几二十万的捐献,修建经堂寺庙具有无量功德,对于我们的现世或将来都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因此才有了如此的一片繁花似锦。
自愿捐献随喜功德,可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有了石碑,籍贯、名字、金额、很清晰的刻印在了石碑上,同其他任何捐款一样,一张道德排行榜,既然随喜功德,又何来多少相持。去掉那些数字或许会好点吧。
平时的寺庙,你在什么时候会去?初一十五的拜拜,还是安公生辰?你是带了什么进去?
水果糕点,高香,还有“钱”。有人说,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贿赂,花钱烧香求佛、求签,寻求保佑,乞求平安、发财、升官、交好运,用金钱图谋更多的好处与利益。
是民俗还是信仰?
那些名山大寺呢?只要稍微有点名气,还有哪个寺是不收门票的?不仅收门票,庙里的“高消费”服务项目还很多。烧香要买香,撞钟要花钱,求签要钱,解签也要钱等等。只要你有大把钱,寺庙就可以提供各种规格的服务,烧头香、敲头钟、办各种价格的水陆道场等等。
有人说,这是一门新的生意,不要技术,不需厂房,打的是庙宇的主意,靠他人的虔诚和信仰攫取暴利。也有人说现在佛不像佛,成了“招财佛”;僧不像僧,成了假和尚;庙不像庙,成了收敛钱财的交易所。
金钱至上的社会,信仰是什么?
希望有一天,我走进寺庙,不是乞求庇佑,而是感恩庇佑。
愿俗世喧嚣,留心灵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