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预氧化(Stabilization)的具体细节与注意事项**
预氧化是碳纤维制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碳化效率和最终纤维性能。以下是基于 **PAN基碳纤维** 的预氧化流程细节、注意事项及设备参数:
---
#### **一、预氧化工艺流程与具体细节**
1. **温度梯度控制**
- **温区划分**:预氧化炉通常分为6~12个温区,温度从低温逐步升高(例如:50℃→250℃)。
- **初始温区**(50~150℃):缓慢升温,避免纤维剧烈收缩或热分解。
- **核心温区**(150~280℃):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区,温度精确控制(±1℃)。
- **末端温区**(降温至200℃以下):稳定纤维结构,减少残余应力。
- **升温速率**:1~5℃/min,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纤维断裂。
2. **气氛管理**
- **氧气浓度**:空气循环,氧含量需维持在18%~23%(体积分数),过低会减缓氧化反应,过高可能引发燃烧。
- **气体流速**:0.5~2 m/s,确保氧化反应均匀且及时排出反应副产物(如HCN、NH₃)。
- **排风系统**:配备尾气处理装置(如碱液吸收塔),防止有毒气体泄漏。
3. **时间与张力控制**
- **停留时间**:60~120分钟,根据纤维规格(如丝束大小)调整。
- **张力控制**:
- **牵伸率**:施加5%~15%的牵伸,防止纤维收缩导致结构松散。
- **张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并反馈调节,避免断丝或过度拉伸。
4. **纤维状态变化**
- **颜色变化**:白色→黄色→棕色→黑色,反映氧化程度。
- **密度变化**:从1.18 g/cm³(原丝)增至1.3~1.4 g/cm³(预氧化丝)。
- **化学结构**:PAN线性分子转化为耐高温的梯形结构(含C=N和C=C键)。
---
#### **二、关键注意事项**
1. **温度均匀性**
- 炉内各温区需保证横向和纵向温差<2℃,避免纤维局部过氧化或反应不足。
- 采用多段独立控温系统,配合热电偶实时监测。
2. **纤维均匀性**
- **丝束分散**:使用导丝辊或分丝板,避免丝束粘连。
- **表面氧化**:确保每根单丝均暴露于氧化气氛,防止“皮芯结构”(表面过度氧化,芯部未反应)。
3. **安全与环保**
- **防爆设计**:预氧化炉需具备防爆阀,防止HCN等易燃气体聚集。
- **尾气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或催化燃烧处理有毒气体(如HCN)。
4. **工艺参数匹配**
- 原丝质量(如分子量、取向度)需与预氧化条件(温度、时间)匹配,避免过度氧化导致强度损失。
---
#### **三、设备及其参数**
1. **预氧化炉类型**
- **连续式预氧化炉**(主流设备):
- **结构**:长隧道式,内部设多温区,长度可达20~50米。
- **材质**:内衬耐高温合金(如Inconel 601)或陶瓷纤维,外覆保温层。
- **加热方式**:电加热(电阻丝或硅碳棒),部分采用燃气辅助加热。
2. **关键设备参数**
| **参数** | **典型范围** | **说明** |
|-------------------|---------------------------|---------------------------------------|
| 温区数量 | 6~12区 | 每区长2~5米,独立控温 |
| 最高工作温度 | 300℃ | 实际使用中不超过280℃(避免PAN分解) |
| 炉内气氛 | 空气循环(氧含量18%~23%) | 配备气体流量计和氧浓度传感器 |
| 线速度 | 0.5~2 m/min | 与炉长匹配,确保停留时间充足 |
| 张力控制精度 | ±0.1 N | 伺服电机+张力传感器闭环控制 |
| 排风量 | 500~2000 m³/h | 根据反应气体生成量调节 |
3. **辅助系统**
- **气体循环系统**:风机+过滤器,维持炉内气流均匀。
- **冷却系统**:末端温区设置水冷夹套,防止纤维出料时温度过高。
- **自动化控制**:PLC集成温控、张力、速度模块,实现工艺参数数字化管理。
---
####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案** |
|-------------------------|---------------------------|---------------------------------------|
| 纤维断裂率高 | 张力波动或局部过热 | 优化张力控制算法,检查加热元件均匀性 |
| 预氧化不均匀(色差) | 炉内温度或气流分布不均 | 增加导流板,校准热电偶位置 |
| 残留溶剂挥发导致气泡 | 原丝干燥不彻底 | 提高干燥温度或延长干燥时间 |
| 氧浓度不足 | 密封性差或供气故障 | 定期检测炉体密封,备用氧气供应系统 |
---
### **总结**
预氧化工艺的核心在于 **“温和氧化+结构稳定化”**,需通过精密控温、均匀气氛和精准张力管理,将PAN原丝转化为耐高温的预氧化丝。设备选型需兼顾耐腐蚀性、温度均匀性和自动化程度,同时需严格监控工艺参数以避免纤维性能劣化。随着工艺优化(如微波辅助预氧化)和新型炉体设计(模块化温区),预氧化效率与一致性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