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有事出去,需要跟其他老师调三节课,而其中两节很难调,因为其他老师不巧也都有各自的事。调课的过程发生在昨天下午,昨天夜里睡觉我的梦就特别多,而且是感觉不太好的梦。再觉察自己的状态,走在上下班的路上,遇到其他同事,我的感觉不如从前。内心有个声音在冒泡,尽管非常微弱:我没有那么独一无二,我很普通,别人没那么喜欢我在意我,我有点孤独无助……对,就是因为被别人这样小小的拒绝,而且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客观原因,我的心境便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觉察到这点,也让我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
我以为自己30岁了,这几年我也一直在不断地成长,虽然说不上内心强大,但也不至于还是玻璃心,可事实确实如此。在一个环境中,在一个群体里,我的舒适程度、幸福指数很大一方面来自于别人对我的态度。别人接纳、喜欢、友好,我便觉得自己是快乐的,值得被爱的,独特的;别人冷漠、拒绝,我便会孤独无依、无价值感。从小学到大学,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这样的思维方式一直伴随着我,困扰着我,我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无形中,我浪费了太多脑细胞。最近在记录时间流向,看来也可以记录一下自己的思维,每天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去掉那些无益的杂念。
我需要认真思考,我的价值来源是什么?是什么让我活在这个世上?别人的评价吗?让所有我所见之人对我没有恶意,甚至都要欣赏我喜欢我?还是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尽情享受生命中的每时每刻,让自己的内心感觉到充盈、愉悦?如果两者只能二选一,你要哪一个?如果二者的满分都是10分,你对每项的渴望程度有几分?
不去找寻童年创伤和阴影,不纠结过去,从现在起,为自己实实在在地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