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的老师,我叫张坤,今天我给大家讲第六讲 抑郁症的形成认知偏差及改善办法
抑郁症为什么会很难康复呢?是因为抑郁症患者有很多的不良的认知习惯以及固化的消极的思维模式,导致他的思维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环环相扣,无法自拔,不寻求专业人士引导很难自我解脱。
抑郁症患者一般有四种固化的思维模式,一是认知的偏差,二是情绪的隔离,三是行为上的消极,四是睡眠困难,导致无精打采。
首先:我们看看认知偏差及如何改善
抑郁症患者认知一般是消极的,负面的,指向自己的,这种认知越多越容易抑郁,抑郁后就反作用这种认知的产生,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偏差的认知的正确性,从而强化了错误的认知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自己真的很笨,真没用,真无能。
认知偏差有四个特点:一是两分法,思考问题时,要么对,要么错,是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
二是任意推断,主观臆断没有发生的事儿,并且向坏处思考,自己吓唬自己,天天处于焦虑恐惧的状态。
三是过度概括化,看事物片面化,以偏概全,一点代面,一叶障目。
四是无限放大,夸大某件事件的坏意义和负面作用。
如何克服认知偏差呢?这就需要纠正郁抑症患者的消极的思维模式,通过自问自答的方法改变思维方式,从而改变认知偏差。
一是要承认自己有消极自动化的思维模式,
二是发生问题的时候,自问我在想什么,我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三是自问我为什么这样想?
四是这样想对吗?若对,是为什么?若不对?又是为什么?
五我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方式看待这件事情?
六这件事儿最糟糕的情况会是什么?如果发生了,我会怎么样做呢?
七这件事最好的情况是什么?
八这件事最可能发生什么?
九如果这件事是发生在朋友身上,我会怎么样对他讲?会怎么样劝说他?
这样锻炼就可以消灭自动化的消极思维,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第二种方法是改变关注点,从关注坏事转向关注好事
抑郁中的人对坏事关注的多,对好事关注的少,导致产生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进一步加剧了抑郁的症状,形成恶性的循环。如何改善情绪呢?
用“日行三善”这种方法,是要求每天在睡觉前花费十分钟的时间,写下今天遇到的三件好事儿,并写出它发生的原因,例如:妈妈今天出院了,原因是医生的水平高;妈妈的心情好,恢复的快;爸爸的悉心照顾等,写出的原因越多,对改变认知的效果越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认为,开始写原因的时候会感到很别扭,慢慢的你就习惯了,坚持两周就会变得容易了,坚持六个月,你就很少抑郁,会拥有更多幸福。并且喜欢这种练习方式。这是一种思维训练,是培养优秀思维品质的一种强化训练,是思维体操,必须坚持做,才能有效果。
第三种方法叫做辩证认知法,凡事都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古人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例如:班主任批评了你,你很抑郁。但是如果你要想班主任批评了你,批评你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贵人,这是班主任重视你,关注你的缘故,可能你就不抑郁了。
你尽量找出不抑郁的原因,一因为班主任批评我,我成长了;二班主任帮我找到了我的缺点;三班主任非常看重我关注了我;四班主任严格地执行班规一视同仁;五班主任是一位负责人的好班主任等等。
遇到让你烦心的事时,都去找出不让你烦恼的原因,找出的原因越多对治疗抑郁症的负面情绪越好,抑郁症好的就越快,如果真的找不出来,你就可以让别人帮助你去找。
思维畅通了积极,心情就愉快了,抑郁症就少了,抑郁症减轻了,情绪就积极了,好转了,心情也就愉快了。
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