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他是著名的教育家,同时也是一名教师,他在书中列出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些建议不是坐在书桌前凭空想象出来的,每一条建议都来自于他教学实践中的总结和感悟。实践出真知,来自于实践的建议即真实又实用。所以,当我真正读这本书的时候如获至宝,也相见恨晚,如果我能早点读到它就好了。说来有点惭愧,实际上在2019年我已经购买了这本书,但它老老实实的躺在我的办公室的抽屉里两年。两年间,我竟无心读完一本书,可见当时浮躁的程度。人的悔悟来自于痛苦,当你感到痛苦和对生活不满的时候,才想起来改变,所以谁痛苦谁改变。而改变是需要借助外力的。当我2021年决定痛改前非的时候,想到的有效手段只有读书这一条了。因为,它一定是有益的。就这样在抽屉里尘封两年的这本宝书终于被我认认真真一字一句读完。人什么时候都不要抱怨环境,因为如果你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就应该想着去改变,人只要想改变,总是有办法的,像读书就是最廉价、最可执行的、最有收益的一种改变自我的方式。如果明知道读书有好处而不去读书,只能说你现在还不算痛苦,生活勉强还能过得去。
在我看来,《给教师的建议》这是教师的必读之书,同时还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时常翻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处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或收获启发。另外,它也适用于每个人去读。因为,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经常发生的。它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甚至朋友之间也时有发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总可以从周围的人身边学习到一些优点,那为什么不成为那个对别人产生有利影响的人呢,如果自身的修养高,自己的 一言一行不知不觉就会教育到周围的人。所以,教育不仅发生于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自己身上,进行自我教育是一个人的必修课程。所以,《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也适合每个人去读,我们作为自己的教师,该如何教育自己,这本书给了很好的阐释。
以下四点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启发:
一、要用心灵来认识学生。
教师的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人不是抽象的,没有抽象的学生可以对之机械地搬用一切教育和教学的规律。每个学生都是具体的,都是独一无二,所以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认识人、了解人,对人的多面性和无穷尽性感到惊奇。培养人,首先要了解其心灵,看到并感觉到其个人的世界。
看到书中的这些话,我都惊呆了。我们教师平时接受了大量的培训,没有一个培训会这样进行开场白,没有一个培训教我们去关注人。而大部分的培训都是一些方法论,这些方法论适用于所有的课堂和师生。但唯独我们没有注意到其实每个个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没有一条教育规律,没有一条真理是可以对一切儿童绝对同样适用的。这给出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警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如果不去深入了解和研究人的特性,谈何培养。所以,那些像制作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去教学生如何去考试根本称不上教育。它忽略了人的特性,抑制了人的发展。教育者,要在很长的时期内用心灵来认识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教育事业中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
二、教学生快速而用心的大量阅读。
快速而用心的阅读,是用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的整个句子,眼光离得开书本,口头说得出记住了的东西,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容,而且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在小学阶段就应该阅读达到这种完善程度。否则,便做不到用心地掌握知识,而且不会快速阅读而努力掌握知识,还会使学生的智力钝化,造成思维的混乱。
要让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激发学生自己对课程的兴趣。学会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感受知识的巨大力量。使掌握知识的过程不折磨学生,不把他们弄得筋疲力尽,对一切抱冷漠态度,而使他们的全部生活充满愉快,是多么重要啊!
对于读过许多课外书籍的学生来说,课堂上所学的任何新概念、新现象,都装入了他得之于书籍的知识体系中,于是,课堂所讲的科学知识便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这种知识被视为必不可少的东西,有助于弄清楚“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三、教书应该建立起自己的藏书。
书是英明的老师,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每月都要购买三种书籍:
1、关于所教基础知识的科学书籍;
2、关于作为青年楷模的人的生平和斗争的书籍;
3、心理学的书籍。
通过读书,我们的学科知识每年都应该加以充实。只有这样你才能说,你一辈子都在为教好书而备课。只有经常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你才能看到学生的脑力劳动,你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考虑授课内容,而是在考虑学生的思维。
四、启发学生在劳动和学习中进行自我教育
劳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劳动与困难是同根词。劳动会使体力和精神力量紧张,会流汗、疲倦。一个人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投入工作,能做出有用的、美好的东西,创造生活和美,并通过它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劳动的欢乐、劳动的创造和发现自己的才能,这一切只有在劳动中个性得以发挥时才能实现。在劳动中使学生深入地认识自己,使智力和双手的技巧相结合,自觉地提出目标和克服困难。这一点也是当代父母所欠缺的一课。劳动并不会浪费时间,相反,劳动会使孩子认识自我并快速的成长。缺乏劳动的知识教育不是活的教育。
以上四点是我读这本书最有启发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干货,常读常新,教学相长,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真正理解和应用这些智慧才是读书真正的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