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好像有些强迫症,我经手的事情,必然做到极致。做不到极致的,也不愿意将就,甚至就拖、放,很多到后来就不了了之。
同事劝我,完成比完美重要。于是,为了完成,我放松了自己的要求。但是心底里满是纠结,对不完美,放不下。
有时我也纠结,是不是我们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我又想起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尼布尔的一句祷文:
神啊,
请赐予我宁静,好让我能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
请赐予我勇气,好让我能改变,我能去改变的事情;
请赐予我睿智,好让我能区别,以上这两者的区别。
二
想来,所谓的完美,多数不也是自己的标准么?你这自己的标准拿出来要求别人,别人岂不是心里不服?
所以,有一段时间,试图去解释,让大家弄明白,这不是我的标准,这是人家的标准,是公用的标准,是行政机关的标准,是标准化,而不是我的好恶。
高标准不错,问题是什么样的标准是高标准,哪个地方该高标准,怎么样才是高标准。
还有,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高标准,高标准为了什么?为了达到崇高的不可替代的目标,什么都是可以去做的。什么高标准,什么严要求,都是实现伟大崇高,或者其他一定要实现的目标的其中必备之义。
有时候,我们需要转变思维,要求高标准做事,不如激发对目标的渴望,然后高标准就成了完成目标的标配。
三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都有不同的需求。任何想把人们的想法统一起来的企图都是妄想,任何想满足人们所有需求的想法都是幻想。
但是,找到一个目标,让它成为组织的共同目标,让所有的人在一定时期内为这一个目标共同奋斗是完全可能的,也完全可行。这个目标,可以让组织内部的人找到一个共同点,可以让他们把工作中的努力合众为一,让他们找到彼此之间的合力,找到统一的发力点。
这个共同的目标,应该是来自他们内心的渴望,这种渴望,比任何职责的要求,或者什么职业道德的需要都更能推动他们自动自发地前行。
找到这个目标,并激发人们内心的渴望,在实现转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什么高标准、严要求都部成其为问题了。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说过,“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召集一批人来搜集木头,不要给人分配任务,你只要激发他们对浩瀚大海的渴望就够了。”
四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的小目标你天天盯着它,日日思夜夜想,实现起来很难。但是如果你把目光放远,盯住远处的大目标,心中的渴望就会更强烈,脚下的步伐会更坚定,行进的速度会更快。在行走中,不经意间,小目标已经悄悄实现了。
搬砖这个活,又辛苦又没有意思,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明白底知道,我们搬砖是为了建设一栋漂亮的房子,我们搬的这块砖是在做一个优雅的飘窗,阳光明媚的时候,我们可以半躺在上面欣赏满窗的风景,说不动也就赋予了搬砖的意义,搬砖本身也就变得容易忍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