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拜读老师一文,即标题,作者在该文中列出1,2,3点。
其1,养生要趁早……
其2,不干涉儿女,过好自己……
其3,有一定存款,富养自己……
本有心和而不同,觉这不是标,也不是本,望作者若见本评请海涵,因
1,就算养生趁早……同样人个难保不老。
2,就算不干涉儿女,想过好自己,但儿女可能会干涉让父母不好过。
3,就算有一定存款,一定标准是多少?富养自己,富的标准有一定吗?
而本觉得,1,养生要趁早,行善积德才是最好养生正确之道,学为好人师,行可为子范是家长正确之道,童蒙养正是正确教子之道。
因福缘善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仁者寿,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因果不差。
2,3只想到自己,算自私,而自私不是爱,繁体“愛“是受加心,即爱人与人彼此心的感受,真爱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不施于人,而仁字左1个亻,右一个二,即爱至少是自己与他人,即爱是爱自己,推己及人,爱人者才人恒爱。
若人个只想自己趁早养生,不想到养父母之老,教养好子女,钱再多自可能用不上,也难有效避免不只自己晚年不凄凉。
我这有不存侥幸,晚年不凄凉之方,即圣贤之道。此道可避免人个晚年凄凉,即:
最是早就要知道,
圣贤经典是正教。
教好子女唯义方,
知所先后则近道。
老吾老先及人老,
家中有老好教孝。
幼吾幼而及人幼,
该想人个都会老。
孝道传家个个幸,
乐享天伦不愁老。
子孝孙贤真享福,
有钱难得一定好。
金玉满堂子谋财
可能害命该想到
子不行孝带坏徒
个个不幸难得好
唯有早知伦常道
人人不必担心老
至少我觉得真是这样,真有良知良心,不是存钱保养防老,童蒙养正,是曰圣功,即把儿孙教好,是父母至高无上功德。老才有福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