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认知,下一代越早懂越好

自从有了娃之后,开始思考教育这件事。

作为一对二本院校毕业的父母,北漂多年还未定居下来,普通的工薪阶层两人总共年薪50万左右,在没有房贷还清车贷的情况下,生活还算过得去,但是有了下一代,就不能满足于眼前的这些。

没有良好的背景资源,没有北京落户的通道助力高考,没有精英父母的光环,虽然教育没有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们没有突破阶层的跃升,但是在30多岁的年纪才明白的认知,我希望我的下一代可以早早的就意识到,我觉得这才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所能给予他的最大的财富。

所以今天的主题就是:“有哪些认知是你希望你的孩子早早就懂得的?”

1、关于学习和思考,拒绝做“勤奋的懒人”

孩子的第一课,一定是积极主动的思考。这个能力是奠定之后一切得基础,在越来越卷的教育环境中,让孩子负载高压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很多孩子明明很努力就是成绩不太好,但往往有一些学霸孩子学习很轻松,却能次次领先,而我作为前者在多年后回顾那段学生时光,才发现其实我的很多努力都是自我感动,是一种不变通的填鸭学习,很少主动积极的思考题型,考点、同类型题目的打通等等这些本质的内容,而是偷懒的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时候还完成不好,所以能考上名牌大学就见鬼了。

盲目的自我感动式的努力,并不利于学习,还会让自己很疲累。鼓励孩子从小面对问题积极主动思考,建立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考路径,凡事不懂得多问两个为什么,准没有毛病,还能在不知不觉中get新知识。

2、关于财富,交换价值是社会的游戏规则

“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这个根深蒂固的认知,从父母那一代灌输给我们这一代,且很多人始终以此为信念,努力工作好好赚钱。

但职场拼了七八年以后,遇到了30岁的中年危机,才发现这个观念最害人,因为没有所谓的好工作,没有一劳永逸的公司,且工资并非线性增长,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停滞,且还会因为中年人的时间精力分配有限,不再像年轻人那样拼命的加班拼命的卷,还工资低拥有超高性价比,而遭遇公司的“被优化”,安全感一夜之间坍塌,直接给我们的信念当头一棒。

所以,分清楚哪些是平台的价值,哪些是你个人的价值,也就是可以不依托任何人而存在的能力,在利他型的市场中,你越能为他人创造价值,越能收获更多的财富。

所以,给孩子的第二课,就是秉承“我能够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什么价值”,拓展个人的能力圈,当你对他人来说足够有价值的时候,财富自然会来到你身边。

3、关于健康,做良好身体素质的长跑选手

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没有好身体,一切都是妄谈。

运动,可以从微习惯做起,不要一上来就设定艰巨的目标,完成了筋疲力尽难坚持,完不成就受挫没信心,所以就从简单的骑车、登山、跑步、游泳、打球等这些微运动习惯建立,还能通过这些运动加强与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时间,简直一举两得。

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很多家长总是要求孩子做这做那,但是自己却做不到,比如让孩子多读书,你却每天抱个手机刷不停,这样的话就很难让孩子听你的,你都做不到的东西,要求别人听&做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目前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些,这个课题既是对下一代教育的探索,更是对自我这一生的反思和总结,积极思考➕创造价值➕强身健体,让人生更加有质感,其余的认知提升,还在不断摸索中,后期再慢慢补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