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抽空读完了许地山的《落花生》,查阅了豆瓣上对许地山的评论,知道许地山的人,绝大部分都熟知这段出自《落花生》里的对话。花生的品格,亦同于做人。许地山用“落花生”做笔名,辗转地走完了四十七年的人生。人生这条路实在是太短了,许地山病逝时,女儿许燕吉才八岁。
许地山是通才,精通文史哲,亦对梵文和宗教研究颇深; 许地山是怪人,常年穿土黄色对襟长衫,留长发蓄山羊胡;许地山是旅者,生在台南,后到北京、伦敦,最终落户香港大学,还曾教过张爱玲。
上午舍友看到我读这本书还笑着问我这是落在地上的花生还是落花生长,我还思考了一会,没想到是错误的。许地山的“落花生”指的是花生的生长环境,它是在土地里长大的,比起那些挂在树上的果实更平凡也更有用。许地山回忆,“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 大、体面的人了。”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对啊,在那个战火的年代,做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比有华丽的外表更有用。
最后想说,落花生虽然揭示了许多人生道理,但可能是因为文言文字多加上地方方言的缘故,我并不能真正的沉下心去阅读,在这里是对许地山先生的道歉。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重新再读一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