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艾登·钱伯斯【英】
——关于阅读,永远也不会嫌迟!
第一章 阅读循环
选书
阅读场所、阅读态度、阅读动机等构建成了阅读的社会背景,将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即构成了“阅读环境”。
阅读的第一步是,我们身边要有一批藏书,而这些藏书必须包括我们感兴趣的种类。有了一批有用的藏书之后,我们也得让这些书可以随时拿得到手。
对图书的选择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手边有没有书,如何陈列展示这些书籍也是一个关键点。
鼓励阅读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选择并建立一批丰富的藏书,并把孩子们视为成熟而可信任的读者,指导他们有效地阅读,随时提供必要的协助。
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将眼睛扫过文字而已。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
阅读图书,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专心。
给孩子时间阅读,并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加长阅读时间,从中品味文字带来的乐趣,是大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除了时间以外,阅读还需要一个能让人专心而不被打扰的场所。我们有必要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给孩子,让他们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并能心无旁骛地阅读。
回应
有两种回应对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思考型的读者非常重要。
第一种回应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的阅读乐趣;第二种回应则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谈论自己的阅读心得。
如果我们的小读者,能够有一位值得信任的大人为他提供各种协助,分享他的阅读经验,那么他将可以轻易地排除各种横亘眼前的阅读障碍。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大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协助的。
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阅读循环的中心点是“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大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协助的。
第二章 心境和情境
决定参与者愉悦与否的,主要是两个因素,借用心理学的两个名词来说,就是“心境”与“情境”。
所谓心境,可以说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比较情绪化、感性的态度。
而情境指的则是我们所置身的周遭环境与我们所参与的活动是否合宜。
心境的影响力比情境更为有力。
如果我们是充满期待,自发性地想去阅读,那么我们将很容易进入状况并乐在其中;但如果我们是百般不愿地被迫拿起书本,那么阅读将沦为一项无聊透顶的作业。
第三章 藏书
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状况,应该是孩子可以随时找到他想看的书,并在他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地拿到想要的书。
中心馆藏
如果实在腾不出时间来放置书,我们宁可把书架放置在学生随时可以借到书的过道,也不要把它们放在随时有人在上课的教室里。
谁来买书
选书的重任绝对不能只落在一个人身上,孩子们应该也有参与其中的权利。
第四章 陈列方式
书是给人阅读的,而不是要整整齐齐地端坐架上。
一个成功的图书陈列展示绝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功的图书陈列展示取决于两个主要条件:
·选对展示的书
·精心的设计,能让孩子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地点的选择
一个理想的书展地点,应该允许读者好好地站着欣赏。
不管是什么样的展览,都得具备这么一个特质——第一眼就能捉住人们的目光。
从各项书展的质量,可以看出一个学校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关于阅读时间
所谓读者,就是要为自己而阅读,而所有的阅读总是需要时间的
1.每个孩子应该有机会按自己的速度、程度来阅读。阅读是需要经常练习的。
2.老师针对学生智力需求或情感需求,提供书单,也要孩子多方摸索、尝试阅读的机会。
3.不能期待孩子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孩子来自无阅读习惯的家庭。
4.师不左右孩子的阅读心得,一个干预过多的老师很容易让孩子不喜欢阅读。
5.师不限制孩子的阅读书。
6.若学生老看“垃圾读物”,师要单独沟通。
7.知名作家,小时候就有广泛而多样的阅读兴趣。
8.孩子们要学着自己去探索自己的阅读品味,这样能提高阅读品味与层次。
9.16岁前,校每安排时间让他们自由挑自己喜欢的书,这样,他在周末也会自动自发地找书读。
10.7岁,一天两次,每次15分钟;9岁,一次30分钟;13岁,一次45分钟。
其他
时常听故事的孩子将更有机会也更容易成为一位读者。
如果没有听过故事,我们将很难进入自行阅读的阶段。
当孩子们试着念一个长长的生词时,我们只管赞美他就是了,即使他可能会不小心念错。
学习如何阅读故事:发现文字的戏剧效果、挑战困难、刺激选择、共同分享。
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
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试着影响他人变成和我们一样的读者;我们总喜欢将自己最钟爱的书与大家分享,期待他们也一样能乐在其中;我们也会用自己思考获谈论阅读心得的方式,引导周围的人用同样的方式来思考和谈论。
自我鞭策,成为一位忠实的读者:持续做阅读笔记、做一个简单的计划(要设定一个你确实可以完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