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心理咨询师的课程,有一位特别爱看电影的老师推荐我们看好几部电影,那几部电影都是在讲述心理学的内容。另一位老师推荐我们看几本书,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学。其中有两本书我特别想看《心灵的面具 101种心理防御机制》、《荣格自传》。
宅家里久了,懒癌症状就开始滋长。总是看看这个弄弄那个时间就过了。那天,突然决定一定要赶紧把这两本书买回来看看。于是立即穿鞋,出门直奔外文图书馆。上了三楼我直接去电脑上搜索这两个书名。结果显示一个没有库存,一个在31009的书架上。心里顿时好失望,找了一会好不容易找到书架,却发现没有那本《荣格自传》。书架上虽然贴着心理学的标签,可是全是关于梦的解析这类的书籍。要不就是编译的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学书。要么就是偏专业人士参考的书。没有找到自己想买的书,不禁有些失落和郁闷。看着寥寥无几几个人的书店,店里四处摆满了书籍,可是真正想找一本好书却挺难的。书很多,可是找到自己喜欢想要看的却不容易。
只好上手机淘宝上搜索,立即搜索到了这两本书,还在购买的同时在推荐的书单里买了一本心理小说。马上下单购买,书价便宜还免运费。不禁有点为这书店担心,那么大的场地,租金、人员工资,可是服务没有跟上,无法让顾客买到需要的商品,而且有更方便快捷省钱的渠道。书店如何持续生存下去呢?!我加入过“贝塔斯曼书友会”和“光合作用”书屋的会员。可是先后都退出了市场,惋惜的同时也替实体书店和纸质书担忧。
心理老师说:看纸质书籍识记的知识会比看电子版的书更多。
但愿我们可以一直有纸质书和实体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