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第二讲:形式即内容

        文本内容是指“写什么”,包括写作对象及其状态与发展,主题,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文本形式即文本“怎么写”,是从语言文字出发,感知他,理解他,抵达作者欲表达的含义,包括遣词造句,修辞结构手法,表达技巧风格等等。

      语文学习不是语言文字的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语文学习的目的是教能力和语文素养,积累语言的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的规律。只有侧重形式才能准确的获得内容,只有侧重形式才能有效的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习惯。

      语文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集中以语言表达的形式欣赏语言的意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估摸语言的刚与柔。

      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

      我认为这句话说得非常精辟,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故事的时间地点故事情节作者会交待得清楚明白,读懂内容人人都做得到,《西游记》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梁山好汉的故事,诸葛亮的计策,大观园姐妹们的调笑,总是为人津津乐道,但其中的味外之味,旨外之旨,人到中年才渐渐有所领悟。真正明白根本做不到,至于如何表达这些内容和含义,对大多数人来说,的确是一个秘密。

    很多老师讲课是架空语言。反复在分析内容,这样的课效果是很差的。语文课应该引导学生从形式出发,从文章的开头结尾反复处,特别从关键词入手,训练学生获得内容的能力,听说读写的方法和习惯,学生才能获得对语言的敏感,才能学会运用语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