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磅礴
溪山有梦慕君卿,不辩春秋别样情。
无奈等风人已去,空留明月坐调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充满人生梦幻的地方,结识了一些令自己仰慕的有识之士、仁人君子和有才华、受人尊敬的杰出而优秀的人,揣着一种别样的情感,无论春夏秋冬,始终坚持。理想很好很美,但现实却又是那么的坎坷,一些等待机会的人已经离开;只有明月知我心,留下来陪伴那些能耐住寂寞的人,去将未来的事情努力做好,逐渐缩短差距,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注释:
溪山:指山水之间,常用来形容风景秀丽的地方。
慕君卿:仰慕你。君卿,尊称对方,类似于“您”。
不辩春秋:不分春夏秋冬,形容情感的持久不变。
别样情:不同寻常的情感。
无奈等风人已去:无奈等待的人已经离去。等风,比喻等待某人或某事。
空留明月坐调笙:只留下明月和孤独的我,坐在那里调弄着笙。调笙,指调弄乐器,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某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对某个人的思念和仰慕。诗中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绪,可能是作者在某个特定时刻,因某个人的离去而感到的失落和哀愁。
赏析
结构分析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属于七言绝句。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层次分明。前两句通过“溪山有梦慕君卿,不辩春秋别样情”表达了作者对某个人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不分春夏秋冬。后两句“无奈等风人已去,空留明月坐调笙”则转向了现实,表达了作者因某个人离去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奈。
立意分析
诗的立意在于表达一种深情和无奈。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了对某个人的思念和仰慕。然而,这种情感最终未能得到回应,导致了作者的孤独和哀愁。诗中“溪山有梦”和“空留明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典故分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调笙”一词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孤独和哀愁。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调弄笙常常象征着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佳句点评
“溪山有梦慕君卿”: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某个人的深厚情感,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空留明月坐调笙”:这一句通过对明月和调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某个人离去而感到的孤独和哀愁,画面感强,情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