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书笔记和工作生活的感想

       本书中,关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我反复地看了很多遍,依然看不太明白。只能试着去总结与表达,总感觉和之前理解得不太一样。本书作于36年前,即1985年,与其说和我理解得不一样,更准确地说是维度和角度不同。我之前的理解是感性的,而作者是以理论基础为出发点,是从何谓企业家,来阐述企业家精神,进而阐述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

        先阐述下读本书前个人理解的企业家精神。原先并未深入地思考企业家是什么?不知自己算不算企业家,但我认为自己具备企业家精神,也就是情怀。这份情怀是希望能推动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情怀;希望成就更多同事的发展,实现双幸福的情怀;希望能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贡献的情怀。在读本书之前,我误以为“利他”是企业家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读完本书才发现理解片面了,当然不是稻盛先生理解的片面或讲的片面,稻盛先生所著的《企业家精神》我还没有看。这也体现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这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

        去年7月21日,习近平主席组织召开了民营经济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就提到了企业家精神,勉励广大的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对企业家的勉励发言中,概括了新时代企业精神的五个方面:一、增强爱国情怀;二、勇于创新;三、诚信守法;四、承担社会责任;五、拓展国际视野。这是从宏观和感性层面的概括,是主席的殷切希望。作为我们企业家(暂且称自己为企业家),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不同方面去理解和践行。

         企业家的概念的提出:源于17世纪一位法国经济学家的论述。20世纪80年代德鲁克先生出版此书,对这一概念有进一步的延伸和更详尽的论述。德鲁克先生认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共同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可以称为企业家,那么他一定具备某种或多种企业家精神的特质。如果一个人具备某种或多种企业家精神的特质,就可以称之为企业家。

        在德鲁克先生看来,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就是:一、通过对资源的创新利用,提高资源的产出;二、创造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东西,提高价值;三、开辟新的市场和创造新的需求;四、视变化为常态,抓住机遇而非只是单纯地通过冒险。综合来说,企业家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创新,为用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的人。而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这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随着21世纪新时代发展,企业家精神也更加完备,加入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利他精神,包括诚信守法。无论是不是企业家,都应做到。

        刚才说到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其中的关键就是创新,这也就有了本书的意义,以及核心思想,创新和企业家精神。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企业家呢?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企业家呢?通过本书的阅读,有了一些理解。一、无论是不是高科技企业,都可以称为企业家,并具有企业家精神。二、企业家的概念源于小企业负责人,但无论企业大小,是否为公益或国有或私有,都可以称为企业家。三、企业家与所有权无关,无论是所有者,职业经理人、普通职员,都可以称为企业家,且具备企业家精神。四、企业家与人格特性无关,他们不是“专注冒险”,而是“专注机遇”。至此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具备以上特质,就是企业家。无论是企业所有者,还是企业的任何岗位。只要具备了以上特质,就是企业家。

        我觉得厘清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且是前提。本书的第一部分论述了企业家、企业家精神的概念,论述了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特质。并充分论证和阐述了创新,是有目的创新,而非盲目的创新,并详细叙述了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一、意外事件;二、不协调的事件;三、程序需要;四、产业和市场结构;五、人口的统计数据;六、认知的变化;七、新知识。希望每位同事,有机会读到这本书,刚才的每一条都有详细地论述。

        创新的五要,三不要,以及创新的三个条件:

        五要:

         一、有目标、系统地创新,始于对机遇的分析,对机遇的来源进行彻底的思考。

         二、创新既是理性,又是感性的。理性是基础,感性是升华。

         三、创新必须目标明确。

         四、有效的创新并不宏大,始于细微。

         五、创新的体现是取得领导地位。

         三不要:

         一、不要太聪明。聪明不等于智慧,也不等于创新。

         二、不要太超前。

         三、不要多样化。我经常和同事说,不要在一公里宽的地方做一米深,而要在一米宽的地方做一公里深。

        创新的三个条件:

        一、创新是工作;

        二、创新者要立于自己的长处;

         三、创新是经济与社会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德鲁克先生提到一个概念,叫做“保守的创新”。这个概念,我是非常认同的。我常和朋友们说一个理念,“我是一个保守的激进者,而非一个激进的保守者。”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读到此书。从理论上充实自己,实践中完善自己,结合我们的新时代,塑造我们新时代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写于办公室

                                                                                                                                    2021年6月30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