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弯路
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从而陷入“低勤奋”的努力当中。
爱默生说,习惯如果不是最好的仆人,它就是最坏的主人。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断头王后》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不仅看的远,理清目标,而且可以借助巨人的长腿,跨越一道道路障
→ 熵减 (将事物从无序推向有序的过程,即抵抗熵增的思维方式)→ 第一性原理思维(研究事物的本质)
李开复: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要想找到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一种妄念,只会添加自己的烦恼。(苏格拉底的麦穗理论)
需要明确要做的事情,给自己的心一个方向。这种单一性也会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实现确定性的得到。 (可以拿田地和荒地来类比人的心境。荒地不是一片贫瘠寸草不生,而是长满杂草,可是没有明确的产出;田地里只有单一的农作物,具备明确的方向性,即有田垄,所以在每个季节都会有收成。 充满焦虑的心犹如荒地,里面全是各种无指向性的想法,一会要去健身,一会要去读书,一会想着辞职创业…这些想法充斥着内心,就如不同方向的力拉着一辆车,看似很用力,结果车却纹丝不动。 )
格局越小的人,越爱发脾气
人发脾气时,智商将被情绪所俘虏,就会变成别人眼中愚蠢的人。 杜月笙说过:“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说的就是此类人。 如果你能控制得住情绪,就能控制得住你人生中会慢慢变好的那些部分。积极地去改变,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也比站在原地,困于抱怨和愤怒要好。 当一个人把他的精力和时间从关注外界转向关注自身的成长时,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格局越小的人,越容易放弃自己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坚持,越觉得时间不够用、人生太短,因为他们找到了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而格局小的人,总是会找各种借口放弃、逃避,最终陷入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 好奇心催使不停地去探索未知领域,心里不断地获取到满足感,幸福感也骤然上升。 与其求神拜佛,不如求自己,自求多福,自强不息。只有自己帮自己,别人才会帮你;只有自己不放弃,上天才会帮助你,运气才会青睐你。
积极引导
自证预言的力量:预期的力量,给大脑输入积极的暗示。
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每天早上就会问自己:“我今天又会做什么特别棒的事?” 乔布斯则是每天都会站在镜子前面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后一天,我还愿不愿意做今天要做的事?”
复利的力量
巴菲特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里的滚雪球指的就是复利。 相信长期努力的价值,相信时间复利的奇迹,相信持续自律之后,你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刻意练习:时刻保持自己在学习区(介于舒适区和痛苦区之间,一直维持小的进步)
《总体战》中有句话:战争以一方丧失战斗意志为终结。
雷·达里奥说:如果你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粗鄙无知,那就证明这一年没有成长。
生活是酸甜苦辣的大杂烩,品味甘甜,隐忍苦痛,不要“阳光下哭花脸”,而要“暗地里开出花”。
虽然一个人默默坚持,辛苦耕耘的日子很孤独、很难熬,但是只要你扛过去了,就会发现后面的人生都会自带光芒。当然,前提是你要耕耘。
断舍离
年轻的时候,我总以为什么都想要,都后来才发现,真正厉害的人,懂得为人生做减法,知道哪些东西不该要,哪些东西即使拼了老命,也要去争取的。
所谓成长,就是把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 村上春树在《舞!舞!舞!》中写道: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在深夜里失声痛哭后,告别情绪化的自己,才能野蛮生长。 人不能活成一团情绪,请做一个温柔又有力量的大人吧。
有效工具
自律 - - 当代人的精神图腾(如盛行的打卡),每个人希望掌握自己人生的美好愿景。殊不知自律最大的陷阱,不是诱惑,而是你总顺理成章地去做明知错的事情。
自满则败,自矜则愚。所谓自由,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学会节制欲望,做到自律,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李开复曾说:“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加完美。”
曾以为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及时诱惑的影响,或者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多少人羡慕着别人的身材与样貌,羡慕着别人的成功与精彩。与其羡慕,不如行动!
间歇性的踌躇满志=持续性的混吃等死。 能「开始」自律的人很多,但「坚持」自律的没多少。 比不自律最可怕的,是你还沉醉在间歇性「伪自律」的假象中,享受着它带给你的自我满足。
当你不需要别人的监督时,自律已经成为了你的习惯。 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这样的规律: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 很多时候,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会变得优秀。
大象&骑象人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做一点小改变,先让大象感受到改变带来的好处,也会塑造一种希望感,让大象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促进大象不断迈开步伐。(如体会早起的好处)
do it now
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摩西奶奶
如果足够勇敢说再见,生活便会奖励你一个新的开始。当你全力奔跑的时候,这个世界都在为你让路。
做好每天的计划日程安排。首先,最重要的事先安排。(《吃掉那只青蛙》—— 先解决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先处理更重要、更困难的工作;要动手去做。) 其次,一个好的每日计划并不是填满你的每一个小时。恰恰相反,好的计划是有一定余地的,是有缓冲地带的。 最后,用任务清单法指导行动。
德鲁克说过,不可量度的东西就没法管理。所有制定计划的方法都要落脚于具体的数字,不能是模糊、笼统的。 SMART法则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提出的的关于目标管理的经典方法。 (1)specific 目标要具体 (2)measurable 可衡量的 (3)achievable 可实现的 (4)relevant 相关性(是否真心想要实现) (5)time-bound 有时限的(有一种说法是最高的执行力就是deadline )
专注:找到人生的核心大目标。
每天好多事情,实在挤不出时间,这是很多人的日常状态。很多事情潮水一般涌来,自己陷入找不到任何空闲的时间,精力在晚上的时候,感觉已经被这些琐事给耗光了。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不懂专注造成的。 例:巴菲特给私人飞机驾驶员Flint做咨询时,让他写下职业生涯最重要的25个目标来,然后让他圈出自认为最重要的五个目标。巴菲特跟他说:那些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身上。
纯鸡汤
要善良、要勇敢、要像太阳一样努力发光
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王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