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娱要拍张居正了,开始选角了,轰轰烈烈,仿佛谁演了这个角色就能飞升一样。
然而,内娱最大的问题根本不是选角,而是剧本。近些年来,无论什么剧,事先宣传做得多好,最后都会拍成言情剧,所有的剧情都是为了男女猪脚谈恋爱铺路。张居正最终能坐稳首辅的位置,李太后也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就怕剧本拍到后面都是张居正和李太后的感情戏,来个女版霸道太后那就恶心人了。
张居正,亦正亦邪,不是那种脸谱化的好人或者坏人,是一个权臣,是一个在权力斗争中获得最终胜利并且站在权力顶峰的人。用张居正自己的话说,“我非相,乃摄也。” 这是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我不是宰相,是摄政。一个平民的孩子能做到替天子行使职权,如此风光。
嘉靖至隆庆年间,政治斗争不断。最初嘉靖独宠严嵩,然后徐阶斗倒了严嵩,高拱斗倒了徐阶,张居正斗倒了高拱,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得以辅佐年仅十岁的幼帝万历,大举改革,为明朝输血续命。
张居正小时候就很聪明,考试经常第一名,年纪轻轻23岁就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放在今天那就是一个学霸。但是学习成绩好,不一定工作就顺利。张居正这么聪明的孩子,前面20多年的仕途也没有很顺,至多是个边缘人物。看着严嵩和徐阶斗,他只是旁观。毕竟早期的张居正还挺崇拜严嵩的,觉得他老人家60多岁了还每天神采奕奕地过来上班,简直劳模。然而在相处过程中,慢慢觉得严嵩不行,只顾自己荣华富贵,压根不管黎明百姓的死活。彼时只是个愤青的张居正,看着国家积弱,空有报国热情却人微言轻无人理睬。当人足够弱小的时候,没人关心你在想什么,你想干什么,张居正也不例外。
然而牛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牛人不会一直弱小下去,张居正在小透明时期,并没有整日抱怨,郁郁寡欢,而是厚积薄发,慢慢的积蓄力量。虽然升官升得慢,四年只升了半级,但是那个官职却不错,给裕王也就是未来的隆庆皇帝当老师,这可是培养感情的好机会。毕竟同事可以不放在眼里,老板那肯定得尊敬,和未来老板天天在一起,有好事肯定轮得到。
虽然张居正后来进了内阁,但是翅膀还没硬的时候,他也不怎么吭声。看着高拱王者归来,一路逆袭的时候,张居正也不骄不躁,甚至还能乖乖给人当小弟。直至时机成熟,联合太监冯保,把高拱赶走,最终登上首辅宝座。从二十多岁到将近五十岁,漫漫奋斗路。这么看来明朝人确实思想开放,不会被年龄给限制住,也不会觉得多少岁了就该退休了或者这么样。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默默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迎来转机,一飞冲天。另一个例子就是魏忠贤,五十岁之前默默无闻,五十岁之后一鸣惊人成为九千岁,权倾朝野。
张居正把所有挡路的人都干掉,位居高位之后,也没有摆烂。并没有只顾自己利益,不管他人死活,他始终坚持以天下为己任。而现在时机到了,他说的话算话了,里里外外也都是自己的人了,但凡有什么事情,自己批示了处理意见,再去找冯保批红盖章就行了。至于皇帝,他才10岁,而皇帝的妈妈对张居正还挺暧昧,因为他长得帅。各方面关系都到位了,办事就容易了,终于可以施展抱负了。因此在万历年间,张居正做了一件事,为明朝续命的一件事,改革。一条鞭法,通俗地说就是把各种税赋都折合成银两缴纳。这样一来朝廷拿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国库充盈了。毕竟有钱好办事,没钱寸步难行。到了崇祯时期,明朝最终垮掉就是因为没钱了,打仗打的就是钱,没钱是没办法打胜仗的。
虽然张居正死后还是得到了清算,万历皇帝对他的不满在他死后爆发出来了,抄家发配充军一样都不少,这些都是后话。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还是挺风光的,虽然有些经济问题,有些男女作风问题,但在治理国家这一块,确实是不世出之人才,会搞经济。明明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让国家的财政状况由负转正,得到切实改善。国家也和公司一样,有钱就越来越好,没钱就破产、灭亡。
张居正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为天下社稷操心的同时也不忘记自己捞钱的不老实的人,谁能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