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忙完躺在床上,一看时间——23:23。
本来当天身体就不舒服,特意将做饭改成了煮面,想着不要太辛苦,可这会其实比平常还要晚休息。
有好久没主动给妈妈电话了,最近接到她的电话也是匆忙聊个几分钟,最多也就十分钟。我这是在忙什么呀。
在陌生的人面前我们习惯简洁地表达,而在熟悉的人面前却是可以偶尔啰嗦一下,我们从来不需要过多地判断就能把握好这个度。
那奇怪,在缓与驰之间,认真与悠闲间,简单与繁复间,我为什么不能切换得当,却是让它们纠缠在一起,将我的时间捆绑。
躺在床上的我忽然睡不着了,因为这样的不可控是个问题。然而我也知道,我还是先好好睡觉比较适合。所以其实,我还是能把握好某些度的,只是,不是全部。
毕竟好好吃饭和睡觉是大事,这可是好多成功人士都不一定能做到的,我要坚持。
睡醒之后的那个我呢,这会就在敲着键盘了,放到今天来“思考”。
一个是主次问题。
必须做的事情谓之“主”,譬如好好吃饭按时睡觉(又是吃跟睡)、学习、运动、与家人沟通、跟自己相处。好吧,暂时只想到这么多。
而当我把时间先给了次要的,比如刷无聊的屏等等,就可能使主要的事情完成不了,继而出现以上的不开心和自我怀疑(哈哈),后续产生的连锁反应可以导致我苦逼的生活质量两天一次骤降。
所以所以,先把主要的做了,而次要的事情,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算了。
当然,总有些事情不能愉快地一下区分出来,好比它们非要介于主要和次要间。那么或许可以考虑把它们集中起来,在周末时将本周这些未完事项尽量解决掉。想象一下,啊,这真是一个干净的周末。
一个是效率问题。
我的工作效率还算是可以的,每次工作上非要我写个优点什么的,我都会直接填写执行力高。
奇怪的是在生活上,效率却一直是我的短板。天生的散漫和无所谓,让我快不起来。
非常不自律的一个人。怎么破?
之前已经尝试将喜欢的事物变成工作,这样喜好就可以直接从生活跳到工作中,很好地长存。这个还是比较适合现在的我的。
然而,生活上的事情总不能全变成工作吧,这毕竟不现实。
接受规律性的条框性的时间安排对于我来说又好痛苦。
停!
在写出以上文字时,我在用我的性格喜好来判断执行这件事。我想这就是我的问题所在。
我可以将喜欢的事物带到工作中,为什么我不能偶尔将工作状态带到生活中?
完全可以。
习惯用好恶去全权决定自己的生活,那就得接受不效率。
所以这是一个圈而已,说到底是你太懒了,高同学。
提高你的效率,才有时间去发你的呆,在生活中无限奢侈地散漫下去。
这跟主次也有点类同,差不多的东西其实。(关于效率这段,真的是好啰嗦)
完毕!
题外话,最近决定早上尽量吃素食或粗粮之类的,感觉这样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