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原文】
赵王虎患贵戚豪恣,乃擢殿中御史李巨为御史中丞,特加亲任,中外肃然。虎曰:“朕闻良臣如猛虎,高步旷野而豺狼避路,信哉!”
虎以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监辽西、北平诸军事,征东将军、营州牧,镇令支。农帅众三万与征北大将军张举攻燕凡城。燕王皝以榼卢城大悦绾为御难将军,授兵一千,使守凡城。及赵兵至,将吏皆恐,欲弃城走。
绾曰:“受命御寇,死生以之。且凭城坚守,一可敌百,敢有妄言惑众者斩!”众然后定。绾身先士卒,亲冒矢石。举等攻之经旬,不能克,乃退。虎以辽西迫近燕境,数遭攻袭,乃悉徙其民于冀州之南。
汉主寿疾病,罗恒、解思明复议奉晋,寿不从。李演复上书言之;寿怒,杀演。
寿常慕汉武、魏明之为人,耻闻父兄时事,上书者不得言先世政教,自以为胜之也。舍人杜袭作诗十篇,托言应璩以讽谏。寿报曰:“省诗知意。若今人所作,乃贤哲之话言;若古人所作,则死鬼之常辞耳。”
燕王皝自以称王未受晋命,冬,遣长史刘翔、参军鞠运来献捷论功,且言权假之意。并请刻期大举,共平中原。
皝击高句丽,兵及新城,高句丽王钊乞盟,乃还。又使其子恪、霸击宇文别部。霸年十三,勇冠三军。
张骏立辟雍、明堂以行礼。十一月,以世子重华行凉州事。
十二月丁丑,赵太保桃豹卒。
丙戌,以骠骑将军琅邪王岳为侍中、司徒。
汉李奕寇巴东,守将劳杨败死。
【原文华译】
1 后赵王石虎对贵戚豪恣不法,深恶痛绝,于是擢升殿中御史李巨为御史中丞,特别宠爱信任他,中外肃然。石虎说:“朕听说良臣如猛虎,高步旷野而豺狼避路,果然!”
石虎任命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监辽西、北平诸军事、征东将军、营州牧,镇守令支。李农率众三万与征北大将军张举攻燕国凡城。燕王慕容皝任命榼卢城城主悦绾为御难将军,给他士兵一千人,派他镇守凡城。后赵兵到,将吏皆恐,欲弃城逃走。
悦绾说:“受命御寇,死生以之。况且凭城坚守,一可敌百,有敢妄言惑众者斩!”然后众人安定下来。悦绾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张举等攻了十几天,不能攻克,于是退兵。石虎因为辽西迫近燕境,数次遭到攻袭,于是将全部辽西百姓迁徙到冀州之南。
2 汉主李寿病重,罗恒、解思明又提议归降东晋;李寿不听。李演又上书劝谏;李寿怒,杀李演。
李寿时常向慕汉武帝刘彻、魏明帝曹叡的为人,耻于听闻父亲李骧(太傅)及堂兄李雄(武帝)的事迹,上书者不得谈论先世政教,自以为超过父兄。舍人杜袭作诗十篇,假托是应璩(曹魏时期的诗人)之作,以讽谏李寿。李寿回答说:“你送来的诗我读了,知道他什么意思。如果是今人所作,算是贤哲之话;如果古人所作,不过是死鬼的老生常谈罢了。”
3 燕王慕容皝认为自己这个“燕王”是自称的,不是朝廷钦命所封,心里有些缺憾,这年冬天,派长史刘翔、参军鞠运来献捷论功,并且说自己称燕王是权宜之计,并请朝廷约期大举,共同出兵平定中原。
慕容皝攻击高句丽,军队到了新城,高句丽王高钊乞请和解结盟,于是退兵。又派其子慕容恪、慕容霸攻击宇文部落的旁支。慕容霸年仅十三岁,勇冠三军。
4 张骏立辟雍(学校)、明堂(大会堂)以行礼。
十一月,任命世子张重华主掌凉州事务。
5 十二月初七,后赵太保桃豹去世。
6 十二月十六日,任命骠骑将军、琅邪王司马岳为侍中、司徒。
7 汉国李奕入寇巴东,守将劳杨战败阵亡。
【学以致用】
一个人如果瞧不起自己的过去,又怎么配拥有未来?
换句话说,一个人成功了之后,就瞧不起自己的家庭,瞧不起自己的原配,这种人就离走上败亡也不远了
这是一种病,得治
李寿就得了这种病, 当然,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人会得这种病,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01,与过去做切割
没有苦难的过去,未来的辉煌从哪里诞生呢?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你想要增益其所不能,前面的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 这些都看不上了?
李寿现在发达了,想要跟自己父兄过去的事迹做切割,觉得那些都配不上自己,这是一种自卑与愚蠢的表现
也不想想,他的成功是怎么来的?
如果没有李雄等人打下这些地盘,李寿能不能成为这块地盘的老大还不一定呢。
按照中国文化规律,如果没有上面几代人的付出与建立功德,哪有他这一世的财富表现?
所以,与过去做切割,就是走上了一条断路。
02,找错了学习对象
一个人成功了,就想着重新找一个学习对象,觉得自己好像也应当是这样的
但其实,压根有很大区别
李寿向慕汉武帝刘彻等人,可是刘彻的事迹李寿没办法复制
汉武帝出生就是在帝王家,而且他爷爷,父亲都给他打下了巨大的财富积累,并且沉淀了汉朝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
所以,汉武帝穷兵黩武一生,国内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人口减少一半,即便在这样惨的情况下,也没有人想着来推翻汉朝,
那么,以成国的底蕴来讲,李寿敢这样做吗?成国的百姓会支持李寿这样消耗吗?
所以李寿想学他什么呢? 潇洒,为所欲为....
我们有的人好不容易改变了经济链阶层,变得富有之后,也想要跟那些财富传承好几代的家族子弟一样去讲究, 去享受,那就可能跟李寿一样了....
03,知己之难
我們中國的成功學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的功夫不到位,后面就承载不住
而修身之前,还有知止,诚意,正心
所以,知己,知止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要不断修的学问
不然,条件一换,就承载不了了
比如李寿这样的, 成功之前只为了保身, 但是成功之后呢? 危险就视而不见了...
西晋司马炎也不是如此,统一之前,还算一个开明的皇帝,统一之后,就不怎么“明”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不要以为我们身上没有
只是身份不一样而已,我们身上当然也可能会出现,所以,知己,克己,知止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