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的三个关于个人内在修为的习惯,但是人并非遗世而独立,而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所以这篇文章中,我们继续聊一聊关于如何从独立走向互赖的习惯。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说的是一种良性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有六种模式:利人利己(双赢)、两败俱伤(双输)、损人利己(赢输)、独善其身(赢)、舍己为人(输赢)、好聚好散(无交易)。人性的贪欲让我们追求赢,不管是双赢还是独赢抑或是你输我赢,但是从长久来看,双赢才是建立在互赖环境中唯一可行的交往模式。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互信、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核心在于“分享”,而非敌对式竞争。无论是工作还是在家庭中,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应该是从“我们”出发,而非“我”。
双赢思维的五个要领:双赢品德、双赢关系、双赢协议、双赢体系和双赢过程。
前三个要领是个动态过程,双赢品德是一切关系和合作的基础,有了这种品德,双赢关系才可能存在,因为双赢的精髓是“信用”。彼此信任的关系建立后,就需要用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这是具体实践的指导。而双赢体系和双赢过程是“实现双赢”的一种环境和过程保障。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无法存在于那种你争我夺的环境中。双赢必须有相应体系来支撑,包括培训、规划、交流、预算、信息、薪酬等。
要想最终达到双赢结果,必须采取双赢的过程。以下四步骤对于完成双赢过程是个不错的建议:
(1)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的更透彻。
(2)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
(3)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4)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习惯五:知彼解己
知己解彼解决的是人际沟通的问题。
很多时候,误解和不尊重是因为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移情聆听、了解他人的立场和内心,不但能开启真正的沟通,还能增近彼此关系。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
这一习惯中提到两个方法:聆听和表达。聆听是为了理解和感知他人,走近他人内心的有效方式;而表达则是让自己被他人理解,所以表达也是项技术活,会表达的人可以让别人清晰明白的理解自己,不会表达的人也可能出现弄巧成拙的糗事。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主要涉及合作领域。人生的很多时候都会存在分歧,而统合综效谈的就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方法,创造式的合作能达到1+1>2的力量。
统合综效的精髓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
习惯七:不断更新
这里提到的是个人产能,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方面不断更新自己。身体健全有利于心智发展,精神提升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完满。
越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领导(习惯二)和管理(习惯三);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三),就能从事越多的第二类事务的更新活动(习惯七);越能先理解他人(习惯五),就越能找到统合综效的双赢解决方案(习惯四、六);越是在培养独立性的习惯方面加以改进(习惯一、二、三),就越能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提高效能(习惯四五六);而自我更新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习惯七)。
不断更新是按照学习、坚持、实践,并沿着螺旋式上升的路线不断提高实践的层次。
七个习惯阐述完后了,最终还是归结到“知行合一”上。所以“修身励志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