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反面人物塑造原理
反面人物塑造原理:主人公及其故事的智慧魅力和情感魄力,必须与对抗力量相适应。
人性从根本上而言是保守的。我们绝不会去做不必要的事情,绝不会耗费不必要的能量,绝不会去冒不必要的风险,绝不会去做不必要的改变。因此,什么东西将会使一个主人公变成一个完全充分展现与发展的、多层面的,并具有高度移情作用的人物?什么东西将会把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剧本激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存在于故事的负面。
反对主人公的对抗力量越强大越复杂,人物和故事必定会发展得越充分。我们所谓的“对抗力量”,是指对抗人物意志和欲望的各种力量的总和。
我们将能量注入故事的负面,不仅是为了使主人公和其他人物得到完全实现,而且还为了将故事本身带到线索的终点,带入一个辉煌而令人满足的高潮。
下面是一个可以指导你进行自我评判并回答这一重大问题的技巧。
你可以用故事中押上台面的首要价值作为开始。例如,正义。一般而言,主人公将会代表这一价值的正面;对抗力量则是负面。不过,生活总是微妙而复杂的,很少是简单的是非、善恶或对错。负面性也有程度的区别。
首先是矛盾价值,正面的直接对立。在这种情况下,则是非正义。有人犯了法。
然而,在正面价值和矛盾价值之间还有相反价值:一种既有些许负面而又并非完全对立的情境。正义的相反价值是不公平,一种负面而又不是非法的情境:裙带关系、种族主义、官僚拖延、偏见,以及各种各样的不平等。不公平的肇事者们也许并没有违犯法律,但是他们既非正义也不公平。
然而,相反价值也并不是人生体验的极致。在线索的终点还横卧着负面之负面(否定之否定),一种具有双重负面性的对抗力量。
在生活中,两负并不得正,两个否定不等于肯定。双重否定只有在数学和形式逻辑中才会变成肯定。在生活中,事情只会变得越来越坏,每况愈下。否定之否定(负面之负面)是指一个复合否定,其中生活情境不仅会在量上变坏,而且还会在质上变坏。负面之负面已经达于人性黑暗势力的极限。就正义而言,这一状态即是专制。或者可以用一个既适用于个人政治也适用于社会政治的短语来表达:“强权即真理。”
一个在冲突的深度和广度上进展到人生体验极限的故事,必须依循以下型式来运行:这一型式必须包括相反价值、矛盾价值和否定之否定价值。
试看一些电视侦探系列片:它们是否都达到了极限?《侦探斯本瑟》、《昆西》、《神探可伦坡》和《她书写谋杀》中的主人公都代表着正义和维护这一理想的斗争。首先,他们面临着不公平:官僚不许昆西进行尸体解剖;一个政客幕后操纵,企图让可伦坡脱离案子;斯本瑟的委托人对他撒谎。历尽艰辛越过了一个个由不公平的力量制造的期望鸿沟之后,警察终于发现了真正的非正义:有人犯罪。他击败这些力量,使社会恢复正义。大多数犯罪剧中的对抗力量都绝少超越矛盾价值。
正义的矛盾价值和否定之否定价值之间的区别,也就是违法者相对有限而暂时的权力,和立法人无限和持久的权力之间的区别。是一个有法可依的世界和一个强权即真理的世界之间的区别。非正义的绝对渊薮并非罪恶,而是由政府对其公民所犯下的“合法”罪行。
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来阐明这一变化型式是如何在其他故事和类型中运作的。
负面之负面原理不仅适用于悲剧,还适用于喜剧。喜剧世界是一个混乱狂野的所在,一切行为必须达于极限。它们开启了真理的价值,告诉我们人物表面行为和实际行为的差别。
如果你的故事貌似令人满意但总觉有所欠缺,那么则需要找到恰当的工具洞穿其迷惑之处,找出它的瑕疵。一个故事虚弱时,不可避免的导因就是其对抗力量过于软弱无力。与其殚精竭虑试图发明主人公及其世界的可爱和迷人之处,不如构筑一道负面之墙,创造出一个连锁反应,自然而真实地作用于正面价值。
第一步就是询问押上台面的价值及其进展过程。正面价值是什么?哪一个最卓著,足以转折故事高潮?对抗力量是否探究了负面性的所有层面?它们是否在某一个点上达到了负面之负面的力度?
一般而言,进展过程在第一幕中从正面价值运行到相反价值,并在随后各幕中运行到矛盾价值,在最后一幕中最终运行到负面之负面,要么以悲剧告终,要么回到具有深刻差异的正面价值。不过,《飞越未来》却是直接跳到负面之负面,然后明示各种不同程度的不成熟。《卡萨布兰卡》则更为激进。它是以负面之负面作为开篇,让里克生活在法西斯的专制之中,忍受着自恨和自欺,然后精雕细琢出一个关于所有三种价值的正面高潮。任何处理都是有可能的,但必须能够抵达线索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