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几乎永恒的人生昏暗中四处摸索,只有足够幸运的人,才能偶尔看见一盏小灯燃起的光明。同时,只有拥有足够的勇气或毅力,或愚蠢,或最好是将这些全都混在一起之后,我们才能在某些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迹。”
如果人生是一张报纸,谁能读懂真相?书封上这一句充满悬念的文案看似深奥玄妙,然而小说内容远比想象中更为感动人心和高扬人性。
《读报纸的人》描绘了一个拥有璀璨历史文化传统却又饱受战争和政治冲突摧残的维也纳。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由于个人、社会和文化等原因,小说中几乎所有主要角色都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心理创伤。小说在揭示主人公内心创伤的同时也描绘了他们各自的抗争与救赎之旅。
17岁那年,弗兰茨由于家庭的变故,带着妈妈的一封信来到维也纳中部投奔到卖报翁奥托门下学徒。在这里,弗兰茨不仅学会了如何卖报纸、读报纸,还遇见了生命中两个重要人物: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和心爱的女孩阿娜兹卡。然而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弗洛伊德由于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而遭到迫害,流亡伦敦;阿娜兹卡为了生活从事着不堪的工作;奥托被迫害致死;妈妈不断面临性骚扰……弗兰茨参与了一次又一次欲望与良心的争斗之旅,亲情、爱情和友情的跌宕起伏见证着弗兰茨的一次次离别与成长。在人们选择沉默和随波逐流,将自己隐藏在黑暗的角落,谨小慎微地窥视着天边的黎明的时候,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弗兰茨逐步觉醒,开始反抗命运的要挟。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弗兰茨与妈妈的信件往来,描写了弗兰茨对家乡的眷恋与乡愁,与现实生活的陌生、无助、疏离、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弗兰茨一边回忆着家乡的宁静与安详,一边沉沦于爱情的无常,一边承受着眼前的恐惧与压迫。而等到在这令人绝望的现实找不到出口时,便只好被动地进行反抗。在这部作品中,每个人都在面对欲望的考验,有的沉沦了,有的泯灭了,有的升华了……每个人的灵魂都在努力吟唱,且在不经意间共同谱写了一篇超越性别、年龄和种族的欲望交响曲。
鲜血在很多民族和文化中都被赋予某种神圣的意义。然而,鲜血又意味着死亡。这赋予了鲜血以神秘的色彩。在《读报纸的人》中,到处充斥着血腥的场面。满身疮痍的犹太人生活在血腥暴力的种族灭绝政策下,在这种环境的重压下,人人自危,这也是命运多舛的犹太人对那段历史的真是感触,也使得小说有了苍白、森凉的历史时代气息。小说到了最后,弗兰茨剪断了悬挂纳粹旗帜的绳子,替换上了奥托的裤子,“它具体是在指向哪儿?它为地面上的人们留下了一个最至高无上的问号。它指向的肯定是远方,很远很远的地方。”此时此刻达到了救赎的高潮,也意味着其救赎过程中的牺牲精神。
《读报纸的人》另外一个特点是贯穿于小说始终的弗洛伊德。在作品中,弗洛伊德每次的出现,都提醒着人们关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创伤,并告诫人们有意识地避免施加或被施与创伤。小说中弗兰茨与弗洛伊德的对话,教会了人们如何面对心理创伤展开自我疏导,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创伤的疏导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读者在阅读弗洛伊德对弗兰茨的分析中,一些发人深省、自我提升的力量也会产生,从而使读者形成对于自己、他人和整个生命的全新认识,开始人生新的篇章,且此后的人生目标或许变得更加崇高。
而这些宝贵经验,是人们付出巨大代价的所得,因而也愈发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