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点:过后杨老师发现,以同伴影响同伴,以游戏取代说教,效果出来意料的好。从此,讨论法加游戏法,成了她最钟爱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策略。
思考:能够有意识的用理论解释故事的经过和结果。作者借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基本理论,特别解释了女生小池在班会讨论中所起的作用,即道德水平高出一筹的同伴,将有效的影响和促进其他同伴的发展。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来看,作者正是对这个事件有较深刻的理解,因此讲述故事时才能做到条理清晰,布置不慢。
触动点:关键教育事件的写作基本流程:
(1)现教育事件
(2)点出关键,如为什么教师反复讲解后学生考试还出错?也可以在3、4阶段后再点出关键
(3)讨论可以怎么做,这是培训教师最愿意参与的环节,培训者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相关做法,提供参考。
(4)讨论何以这样做。能够说出一些道理来,一般是专家型教师和少数经验教师,组织者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梳理归纳讨论中的真知灼见,可以参考本书第一章。
思考:我也想写这样的文章,我把它积累下来,然后去多看一些这样的例子。然后再写写这类文章,再写完之后再看看是否写到这些环节,没有写到的话再补充一些,也许会有进步。
触动点:研究者把关注点聚焦于某个值得深思的事件或细节,以小见大,举一反三,有助于培养观察情境、发现问题的能力。一个事件是否关键,是否有意义,在于研究者对事件内涵的解释,所以关键事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思考:观察情境,发现问题,呃我自己都比较擅长,所以我要对自己有信心。一边写一边去积累,当然我也可以去多看看这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