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刚学了武志红心理学课的一篇文章《自我防御机制的定义》,了解到“自己行为中发生的偶然意外的事情,其实是必然会发生的”。因为促成偶然事情的背后动力隐藏在潜意识中(即无法被我们察觉到的动力),这些潜在的内在动力推动着我们去把那些的事情完成,而意识层面因为根本没打算这么做,于是在意识上把这些事情归因为“偶然”。
文中举了个例子:武志红的一位来访者,正在考虑将自己的公司发展壮大,有一次咨询谈出了他的宏大的梦想,那简直可以说他想在这个领域建立一个帝国。这次咨询他谈的心潮澎湃,对武志红感激不已,说受益太大了。然而,下一次咨询他没来。再安排下一次咨询,他解释说他其实早就安排好了事情,他要出差,咨询的时间点正好是在飞机上。不过,上次咨询让他感觉受益很大,所以咨询后他有了犹豫,在想要不要改变航班,好让咨询继续进行,但这次出差又很重要,取消的话会影响不少事。结果,在不断的犹豫中,他就既没来,也没有告诉我这次咨询取消了。
这是意识层面的解释,而武志红认为这里面没有偶然,是他内心中的某种动力在发挥作用,而且这种动力是潜意识中的。后来武志红和他深谈,果然谈出来一个他没能意识到的内容。他想要将自己的公司发展壮大的雄心出现后,他就有了严重的焦虑,他担心自己的这种欲望一旦呈现,会给他招致灭顶之灾。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直很守约的他,很罕见地出现了爽约的情况。这次意外的不来,是他为了逃避继续深入认识自己的欲望,为了不暴露他的雄心,他也就不会担心有灭顶之灾了。
我们以为自己其实可以避免,可以不去做,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事实上这些事情必然会发生,因为这些事情就是你潜意识促成的,就是你肯定会去做的事情。
了解到这点后,就更明确了一点: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有意识的行为负责,很好理解,因为那些事就是自己主动去做的;更要对自己“莫名其妙”、“不受控制”的行为负责,不能因为认为这些是偶然的意外的事情而推卸责任。
更深层次,理解这些后可以化解对自己曾经所做事情而产生的懊悔、羞愧、忧郁、愤怒、恐惧等情绪,尤其是最常见的情绪:懊悔与羞愧。既然知道这些事情必定会发生,那还有什么好懊悔或羞愧呢。
放下过去那些“过不去”的事情,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踏实践行,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