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特别任性,快慢从来都是因人而异的。
那些所谓的规定死的时刻表,都是现代“官方”规定的产物,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没有感情。
从昨天到今天、从武汉跨越三小时的动车程回家,感觉就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又好像在平行的两个空间穿梭,回家之后一切都像半年前离开的样子,就像半年浓缩为半天。就连我前晚收拾行李的时候拿拿放放都特别纠结,因为在学校自己一手打造的小世界和家里从小习惯的世界格格不入,双系统运作因为隔了几百公里而原本互不干涉,这一穿越其实只需要带上我一个人最轻便。毕竟船小好调头。
虽说所有的巧合都是另一个人的有意为之,但显然我回家不是导致家里第一次冬天里断电的原因——十年不遇的寒潮带来自我出生以来就没经历过的零下十度的最低温,偏偏又赶上断电一整晚……据说大脑在遇到新奇的体验时会刻意调慢时间的节奏,一天下来比在学校一礼拜还各种给我惊喜。
回家参加的第一场活动是去殡仪馆吊唁。
这还是我第二次参加这种活动,上一次是十几年前奶奶去世,在农村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中,我双手托着遗像是最懵懵懂懂的一个;记忆中只剩下回来的路格外近,跟着哥哥姐姐小跑了五六分钟就回了,去则花了约莫个把小时。整个过程隆重而肃穆。
这次的感觉截然不同。
去之前特地选了一件黑色大衣(虽然是最冷的一天但羽绒服的亮色很不搭)仪式开始之前早早把手机静音……走进最大的【凌霄厅】时,最中间的骨灰盒与四周的花圈显得格外渺小,四四方方的屋子,头顶的滚动显示屏,门口的桌子上是贴了双面胶的白纸花;到场的同事好友不少,着装也随性,时不时也有手机铃声响起……跟我想象中的不大一样。
九点整开始,司仪(后来听说是丧葬一条龙公司的老总)简单说了几句;因为是一对老夫妇的中年丧子(人生三大不幸之一,也是我认为程度最深之一)所以也没说什么浮夸的话。家属告别之后站立一旁,亲友鞠躬之后握手告节哀……跟电视剧里一模一样,但亲身体验感觉又有不同。
结束之后、上车之前还被带去跨火盆。驱除阴气?
晚上去超市采购的时候看到很有意思的一组对比。
纯燕麦片、苹果、山药、挂面、红薯和百合,我仔细打量了在我们之前排队的一个购物车;再一看随便走过的车,两大瓶雪碧可乐外加三袋曲奇……抬头看脸的时候深刻地明白了什么叫we are what we eat:看不出年龄的优雅&让所有人看了都非常舒服的气质,可能就是我希望自己在三十年之后的模样。
不知不觉大脑一直在做对比,而且几乎都是在两者绝对相反的例子上。虽说上升期需要集中力量活力突破,但真正的爬坡还是一点一点融入到生活、融入到行动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每个能分享出来的人一定是两者都体验过的,就像看过韩寒的作品才有资格去评价他,而不是用过【一个】APP就说自己爱上他。
然而就像半年前你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决定今天你的身体状况,质变的飞跃是无数次量变的积累;还有认定之后的坚持——记那次被1.08的100次方吓坏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