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又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道”最高明的理解是像水一样。水可以浸润万物,却又争相流到人们不喜欢去的位置(居于人下),这就像“道”一样(不以人的好恶而定,而是有其自身的运行方式)。选择居所应该在地势高的地方,心胸应该宽厚,赠予他人应该顺天应物,言语、政令应该有信用,政治应该为了长治久安,做事应该看能力,行动应该看时机。正因为“道”不依据人的攀比、好恶而运行,所以不会出现偏差。


解:

上善若水:上,最;善,擅长...,应该...;似,不同版本有“若”“似”等,意思一样。


水善利万物...故几于道矣:这个断句有分歧,本文以为这样断句更符合文意;利,浸润、滋润;静,安静、平静,理解为“甘于”,有版本断句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对应于下文“夫唯不争”,意思差别不大;“静居众之所恶”,却甘于处在人们不喜欢去的地方(反而人是不甘处于人下的);恶,厌恶、排斥。


居善地...动善时:善,擅长,理解为...的道。


结合上句,水(道)虽然善利万物,却不是为了流向人们以为的好的位置,而是反过来,争居众人之所恶,比如以下“居善地”等例子,这种“应然”的“道”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