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章第八(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上善若水:世人都想学善,今日吾就来讲“最上等的善”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水了,为什么呢?不信的话,我可用以下的比喻去分析之。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水的善德在那里呢?就是它利益万物,滋润万物,也不去争名、争利、争功、争大。
3、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二、它处在众人所厌恶又卑下的地方,这就是它最接近道的作为了。
4、居善地:三、它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都能随处而安,真静自守。
5、心善渊:四、而且它的善德,渊深得很,几乎难以测量,为什么呢?因为它能够沉静,又能和合万物之用。
6、与善仁:五、水施予万物,皆出自于仁爱之心,这就是它的仁慈。
7、言善信:六、水本无言,可是无言之言才是“真言”,更是“信言”。如朔望的潮水,皆能适时而去来,这就是水的信用。
8、政善治:七、水的滋润万物,就好比处理政治一样,遇热就升华成雨露,多余就流入江河,如此生生不息的现象,不就是水善于处理政治的表现吗?
9、事善能:八、水在行事方面,又能尽其所长,如行舟渡筏,滋润万物,煮饭、烧菜、洗衣、无不是水的善能。
10、动善时:九、水在举动方面,很合乎自然的。如水流到圆的地方,它就成为圆形,流到方的地方,它就成为方形,氤氲的时候,就会下雨,晴天的时候,它就升华。人如果能够像水一样不违背天时行事,不妄做、不妄为、不妄言,这才是学习水的善德。
11、夫唯不争,故无尤:尤其水不与它物相争,所以它物也不会与水相争,这就是水以“和”的表现,所以如果人能够学“水”的涵养与和气,自然也不会有错误之纷争了。若水章第八(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上善若水:世人都想学善,今日吾就来讲“最上等的善”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水了,为什么呢?不信的话,我可用以下的比喻去分析之。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水的善德在那里呢?就是它利益万物,滋润万物,也不去争名、争利、争功、争大。
3、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二、它处在众人所厌恶又卑下的地方,这就是它最接近道的作为了。
4、居善地:三、它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都能随处而安,真静自守。
5、心善渊:四、而且它的善德,渊深得很,几乎难以测量,为什么呢?因为它能够沉静,又能和合万物之用。
6、与善仁:五、水施予万物,皆出自于仁爱之心,这就是它的仁慈。
7、言善信:六、水本无言,可是无言之言才是“真言”,更是“信言”。如朔望的潮水,皆能适时而去来,这就是水的信用。
8、政善治:七、水的滋润万物,就好比处理政治一样,遇热就升华成雨露,多余就流入江河,如此生生不息的现象,不就是水善于处理政治的表现吗?
9、事善能:八、水在行事方面,又能尽其所长,如行舟渡筏,滋润万物,煮饭、烧菜、洗衣、无不是水的善能。
10、动善时:九、水在举动方面,很合乎自然的。如水流到圆的地方,它就成为圆形,流到方的地方,它就成为方形,氤氲的时候,就会下雨,晴天的时候,它就升华。人如果能够像水一样不违背天时行事,不妄做、不妄为、不妄言,这才是学习水的善德。
11、夫唯不争,故无尤:尤其水不与它物相争,所以它物也不会与水相争,这就是水以“和”的表现,所以如果人能够学“水”的涵养与和气,自然也不会有错误之纷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