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部长会议1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落实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和集聚急需紧缺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不仅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更是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和集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这些领域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需要我们拥有更多在关键技术领域具有突破能力的顶尖人才。同时,在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也需要大量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支撑。因此,培养和集聚这些急需紧缺人才,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急需紧缺人才的集聚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雄安新区为例,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对高端高新产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通过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雄安新区精准引进了大量临床医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人才,为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也在通过制定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等方式,积极吸引和集聚急需紧缺人才,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在培养和集聚急需紧缺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方面,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要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为人才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待遇和更有保障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资源,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总之,培养和集聚急需紧缺人才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行动,推动人才培养和集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委组织部莫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