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人开始重视心理健康这个领域,这几年来我也断断续续看了不少心理方面的书,像《快与慢》、《被讨厌的勇气》、《巨婴国》、《了不起的我》、《梦的解析》、《心理学与生活》,书名还可以拉下去,我像是一个饥饿的人一头扑在心理学的书籍里,想治愈自己,同时也想治愈身边的人。
我了解了不少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人本主义;接触到不少咨询技巧,如共情、倾听、面质、释意;学习了不少治疗方式,如脱敏系统疗法、无条件积极关注疗法、ABC疗法。不少概念涌入我的脑中,职自我本我超我,人生的脚本、防御、人格、需求的层次。
我在自我觉察方面确实有了些进步,有控制情绪方面也要强于从前,但是理论到实践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几天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的心理学入门级读物,很是惊艳,这个入门也太高级了吧。
全书是以蛤蟆先生得了忧郁症,朋友们要求他去看心理医生,他和心理医生展开了10次的谈话,在谈话中渐渐找到忧郁的根源,理解了他的生活状态和模式,最后实现成长和改变的故事。
在第一次谈话中,蛤蟆先生说之所以来找心理医生是受朋友的安排,医生无情地回应说如果是朋友的事那就不用再来了,除非是蛤蟆自己确定要合作解决自己的问题。成熟的标质之一是自己而非别人面对自己的问题,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第二次谈话中,蛤蟆先生在描述自己的感觉和状态后,医生引入了“儿童自我状态”概念,转换身份为老师,讲解儿童的基础情感为:快乐和深情、悲伤、惊恐、愤怒。
在第三次谈话中,医生进一步讲解儿童的成长中,将用基础感情来适应父母和环境,从而演变成多姿多态的复杂型情感,成为“儿童适应状态”。这样的经历内化到行为,成为个人的行为模式,即所谓性格。
不必把每一次谈话都罗列出来,其实看到这里我已经是内心极不平静了,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就像是突如其来的一面镜子照见了自己的内心深处。“你不可能看见你自己,除非你遇见了自我的反射”,我想在这本书里我已经遇见了我自己。
回到我的童年,父母长期两地分居,且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好好照顾我,我很小的时候被送到爷爷家由姑姑抚养,其实那时姑姑也有好几个孩子;呆了一段时间后妈妈把我接到她的身边,很多时候她都在医院忙碌或者下乡去了,我一个人度过了许多的童年时光;小学时期我又被爸爸接到身边,爸爸极其严厉,也更加忙碌。我的童年应该是缺乏安全的依恋,没有长期的稳定的亲密的陪伴,导致我现在对亲密关系的没有安全感,总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一段很长时间的关系,原来是来自于小时候的情感不断被中断。
对于“儿童适应状态”,我也从中深深地理解了自己。从小爸爸严厉严肃极易生气,我在应对他时形成了服从讨好,并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将其转换成了懒惰和拖延,后来稍大后又进一步学会了怄气,都是儿时的适应形成的特定行为模式,而现在还在不断重复。从小母亲温和溺爱唠叨,我在应对她时形成了攻击任性冷漠,因为知道她总会无原则地原谅我爱我,所以无底限地放纵自己肆意妄为,现在也是一样,对自己有把握的人,反而更加冷漠无情。
回到童年,看清自己,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痛苦又透彻的体验,古希腊哲学家的“认识你自己”,当你没有真正做到认识自己时,只是一句漂亮话;当你真正有所领悟时,其中巨大的力量让人吃惊,就像对一条河流溯源而上,一路艰辛最终抵达源头;就像一个你猜了许多年都迷惑的谜语突然被洞悉的恍然大悟。
朝闻道,夕可死矣。童年是人生的重要命题,是我们终其一生绕不开的源泉。在浑浑噩噩中,我们已经照着童年的状态生活了很多年,难怪会有很多的时候莫名感觉难受,是因为我们的心智没有随着年龄的变大而自发成长到相适应的阶段,在成人的世界里还在使用儿童的适应方法,自然会受挫,会失落,会力不从心。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警醒,学会省视自己,是否还是在儿童状态,及时调整自己,以更成熟和包容、理性的心态去生活。
余秋雨在苏东坡在黄州时给成熟下了一个定义,“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我深为折服,这也是我心里觉得成熟的最好姿态。
回到童年,并不是为了停在童年,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