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学同桌约定,下周去天津,一来是因为我女儿暑假留在天津实习,二来是同桌从大学毕业就没再回过天津,我们准备一起故地重游,看看我们的老师。
准备给老师挑选一件礼物,老公提议到他们老家——汝州去挑一件汝瓷。于是,昨晚刚刚出差回家的他,今天一大早就开着摩托车,载我去寻宝。
一路飞奔,一路聊着汝瓷。因为他老家在汝州市,所以我们对汝瓷特别偏爱,家里所有的摆件,还有我们平时用的茶具,包括我最喜欢带的手串,都是天青色的汝瓷。
原本,我对汝瓷的了解,仅限于历史课本。今天,老公给我介绍了一些有关汝瓷的知识,我对汝瓷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充满智慧的中国古代人就掌握了用高岭土、瓷石等物料烧制瓷器的工艺。
中国瓷发展到宋代,更是达到了历史上举世公认的顶峰阶段。当时最著名的有五大瓷窑。
汝窑的天青、官窑的灰蓝、哥窑的米黄、钧窑的胭脂红、定窑的粉白,早已成为中国瓷器史上最惊艳的“年代秀”。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因产于河南汝州市而得名。
天下宋瓷,汝窑为魁:汝窑瓷器位于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李苦禅先生就曾写过:天下博物馆, 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也充分印证了汝窑在辉煌绚烂的制瓷史中独领风骚的地位。
今天,要探寻汝窑的前世今生,就必须知道它的真正发源地,汝州宝丰的清凉寺。
前世:
北宋末年,北方瓷器以青色或白色为主。其中河南汝州生产的青瓷,称为汝瓷,因工艺精细,备受宋朝皇室青睐,称为御用瓷器。
文献记载,汝窑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称。而它的盛行,与宋代一位文艺皇帝宋徽宗有关。
据传,宋徽宗赵佶梦中观雨,醒来后写下“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诗句。
因想念美梦中的景色,宋徽宗后来遂令汝窑工匠烧制天青色的瓷器。
当时,宋代的制瓷技术已是登峰造极。
工匠们反复试验,终于在灵光乍现中添加了玛瑙矿入釉,最终烧成一种特殊的釉色,有卵白、粉青、豆青、虫下青、葱绿和天蓝等,其中尤以“天青”为贵。
而且釉中的小气泡,在阳光下观察,七彩纷呈,灿若星辰。
当真如“雨过天晴云破处”般的颜色,纯粹而深远,淡雅而隽永。审美极高的宋徽宗看到天青色的汝窑时,深深被这件瓷器吸引。从此,汝瓷一举成名,荣登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汝瓷之美,可以用这几个词来概括: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
汝官窑瓷器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其釉色,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温润古朴,清新爽目;
抚其釉面,平滑如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的细小开片,还有冰裂片,鱼鳞片,柳条片等,釉下有稀疏的气泡,在光照下时隐时现,如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的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汝官窑满釉支烧,器底有小如芝麻状支钉痕,形成“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辰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
汝瓷的精美,不仅表现在用釉上,还体现在造型上,可以说,它们是中国古典美的浓缩式展示,处处透出中国人的含蓄美。
汝瓷高雅素净的艺术特征,带给人们一种温文尔雅、洁身自好、清廉刚正的人生感悟,这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廉政文化内涵不谋而合。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此后元、明、清历代不断仿制,但终究难以企及。
汝窑瓷因烧制时间短,传世少,被历代视为稀世珍宝。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均为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价值与商彝周鼎比贵,时人称之“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今生:
汝窑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传世品不足百件,已知的仅65件,稀缺程度在各类瓷器中数一数二。
汝窑因稀而贵,仿者甚多,更因科技的进步,仿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汝瓷断烧八百余年,复烧最大的问题,第一是由于战乱,北宋时期的烧制使用釉土无法找到。第二是烧成方式失传,无法破解窑变呈色之谜,陶瓷烧制要经过几十个小时,什么时候到什么温度,什么时候升温什么时候挺火,非常有讲究。
汝瓷的审美还包括香灰胎,只有汝州本地的瓷土和失传的配方,配合相应的烧成温度,才有这个效果。
我们来到汝州市的风穴路,这里有众多的汝瓷店,基本上都是原先老汝瓷厂的职工开的,我和老公经常留恋于此,一件一件地欣赏,偶尔也购买一些,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我们也遇见美术学院毕业的一对年轻人,他们对传统的汝瓷工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只是,不知道这些年大家是否接受了他们的新造型和新工艺。
惟愿这一抹天青色,可以永远盛开在时光之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