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大多是寻找信息和资料,然后收藏、贴标签、归档,以便于日后调用。如今移动阅读导致信息碎片化,更是削弱了收集资料的意义,如果你想要的资料搜索一下就能出现,还有什么收集的必要呢?知识管理,尤其是碎片化时代的知识管理,重点不是对承载知识的文档和文章进行管理,而是对加工知识的大脑进行管理。
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便签法”。便签法,一个非常万能的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写作,还可以用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便签法”,在你接收到一个知识点以后,给这个碎片信息加上前因后果(触角1)和适用边界(触角2),此时,这样的信息仍然是线性的,需要再给它加一个维度,让它变得立体,那么就要让这个信息与自己关联和互动起来:即反思(触角3)和行动(触角4)。反思指向过去,行动指向未来,这也就是便签法中的A1和A2.加工过后的信息或知识有4个触角,静静等待与其加工过得知识点进行连接,等到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互相对接、榫合、支撑后,便形成了一个晶格体系,这就是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近,我使用的构建知识体系的工具有flomo笔记、MindMaster思维导图。FLOMO笔记可以将各种碎片化的卡片知识链接起来,有聚沙成塔的作用;MindMaster思维导图则是属于发散型,可以将一个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就像一棵知识大树的树杈。这两个APP我记录的都是理财方面的内容,现在是搜集知识和信息的阶段,等待日后将它们之间进行互相对接,形成自己的理财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