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曾经很长时间,我认为王安石这首《元日》,实为除岁迎新诗之翘楚,也只有这首诗,才最能表达出人们辞旧迎新的那种快乐心情。
这几年我的想法却有了变化,发现这首诗在很多方面已和这个时代不符。自从国家对燃放烟花爆竹有了限制后,各地都有了不同程度对烟花爆竹的禁止或限制的规定,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市中心,烟花爆竹是被严格禁止的。
没有了烟花爆竹,这个除夕,外面寂静得令我心慌失眠。睡不着的时候,更加感觉自己像处在一座孤岛,有了一种被世界遗弃的孤寂。我们住的这个小区,平常租房的年轻人就多,一到过年,大多人都回家了,小区里留下来过年的人本来就不多,加之过年了,大家都待在家里,不出门了,外面更是没有一点声音。昨天年夜饭后,我去扔垃圾,正在处理垃圾的环卫工人见了我,热情的打招呼说:“你怎么不回家过年?”
“过几天再走。”我笑着回答他。
“你女儿不是回去了吗?”他又说。
“女儿没回,女婿回去了。”
我没想到他居然把我和孩子们都认下了,他的热情让我心里很温暖。他问的认真,我也回答得很真诚。这个小区有八栋楼,住户少说也有几百户,我来这里住了不到半年,每天早晚扔一趟垃圾,能引起工作人员的关注,也是我的荣幸。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人关注,总是令人温暖的。最后我说了句:“辛苦了,过年好!”就离开了。
这个年,与我本来是个特殊意义的年。除夕夜,又因为环卫工人的一句问候让我更是倍感温暖。
大多时候,萍水相逢的人往往更容易相处,而那些我们花了心思维护的人也往往伤人最深。
来这个城市半年了,我遇见了很多这样热情的陌生人。
邻居老夫妻,我们没来时,一直很照顾女儿,我们来了后就经常很热情的打招呼,有时间也会在一起交流,做了美食也要互相分享,相处得就像在一起很久的老邻居。楼下的左邻右舍,尤其是楼里的老人,见了面都会主动招呼,寒暄。他们的热情打消了我以前固有的大城市人高冷的观念。
经常去公园散步,遇到一个练太极剑的姐姐,她每次见了我都要主动的打招呼,有时候聊几句,她也会热情的和我讲一下上海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之类的事,有时候也会寒暄一些日常琐事,毫无陌生感。
另外,常去的医院的医生,护士,还有菜场的老板,超市的工作人员的热情随和,也让我对这个大城市有了新的认识。至少从起初的抵触退休后来这个城市生活,到而今能游刃有余的生活在这里,也是一大进步。女儿已落户在这里,并且在这个城市买了房,我以后肯定会经常来这里,即使不和女儿一直在一起生活,但也会经常来看看她,帮帮她都是很有可能的。
年龄大了,孩子在哪,家就在哪里,我得接受这个现实。
这个除夕,虽然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心里多少有点落寞孤寂,但一家人能安安静静地在女儿生活的城市过个年,也让我感到很幸福。说到幸福,每个人也许对于幸福的含义并不同,我的幸福其实很简单,能和亲人在一起过简单的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除夕夜,无论怎么过都会想到王安石的《元日》,今年也是如此。这个除夕,有点特殊,有点平凡。特殊的是少了热闹和喧嚣。一家三口过年少了大家庭在一起过年的热闹,但却多了一份亲近和自然;没有烟花爆竹的吵闹声少了往年的喧嚣,却多了一份清静。除了特殊,这个除夕其实也很平凡,依然是提早置办了年货,虽然没有买烟花爆竹,其余的东西一点也不少。除夕早晨那人早早起来就去门外贴对联,贴完对联,他一边往进来走,一边说:“今天是上海最冷的一天,有点像我们家乡的年味。”我看了一眼,还真是的,他果然穿着棉衣,带着帽子进来了,看来外面是真的冷,要么就贴个对联,他不会这么包裹齐整自己的。要知道他是个记不起来自己加衣服的人,大多时候,出门我都是提醒他带帽子,穿棉衣的,要不自己记不起来。今年他身体免疫力差,就怕感冒,所以我很重视这个。
这个除夕,早餐后,全家去了一趟超市,女儿已经好久没去超市了,主要是带她出去逛逛,顺便买点她爱吃的零食水果之类的东西。回来后,我做午饭,那人休息了一会,女儿开始收拾房子。午餐后我和那人一边准备年夜饭,一边准备包饺子。
在我的家乡,年夜饭是要吃臊子面的,尤其是我们小时候家里穷,年夜饭能吃到一碗臊子面是很开心的事,现在虽然条件好了,除夕夜,家乡人也会像别处人一样做一桌子菜,但是主食却肯定还是臊子面。今年虽然在上海过年,除夕夜吃臊子面的习惯,我不想废除。那人准备年夜饭时,我擀了一张面,晚上的臊子面,我要亲自按照妈妈的方法做,手擀臊子面,我想回忆妈妈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年夜饭我们做了六个菜,都是先生在抖音学的新菜品,也是我看着筛选了几个名字比较适合春节的。六个菜三个人已经很多了,还要吃臊子面。年夜饭只做六个菜,那人意犹未尽,他说要做十二个,把一年吃个遍才过瘾,我说好日子要慢慢过,一次怎么能过个遍。往年一大家子一起过,都是十二个菜。今年就我们三过年,人少,菜太多也是灾难。
晚饭后边看春晚,边包饺子。好久没熬夜了,守岁我是坚持不下来的,包完饺子,早早的收拾完就靠在女儿身边呼呼了,那人煮好了饺子,过来硬是拉我起来给嘴里塞了个饺子,还说什么守岁时睡着了也就算了,饺子是必须要吃的,迷迷糊糊中被人喂了个饺子吃,瞌睡瞬间被赶跑了,吃完了饺子,女儿和那人都睡了,我却出奇的清醒,几乎一夜无眠。
这个除夕,我还是有点想家,没有爸妈在身边,心里还是有很多的不适应。“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年龄大了,能陪他们的时日不多了,以后女儿成家了,全心全意陪好父母是未来主要的事情。过年的时候,按照传统,女儿去女婿家过年,我也就可以全心全意陪父母过年了。像今年这样的除夕,以后不会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