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玫瑰与红玫瑰》
文/六悦
我认为爱玲一定是谈过非常多的恋爱,所以才会这么擅长写爱情小说,不然哪儿来的那么多灵感?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主人公变了一个又一个,还是不一样的故事,这看得我头发懵,我被这种种情感故事折服,有很多的看不懂,因那时局,因那教条,所以,才会有百样人生故事么?爱玲老师可以托梦给个解答。拜谢。
我是不大爱看情感故事的汉子,觉得十分矫情,而且还怪难为情的,人家幸福着呢,我去凑什么热闹,凑了热闹还难免悲从中来,这完全给自己找罪受。倘若人家不幸,我又跟过去围观,这多少不道德,所以还是不看少看为妙。以至于在爱玲老师的作品集里,我似乎更好奇和更关心的是这里时代背景故事,地域文化及语言风格,至于故事自然便成了次要的。
要不说人爱玲是个才女,语言风格清新,文字修辞自然从容,该是可以这么形容,以至于有的时候你看到某一段文字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来的并不突然,反而觉得十分有意思,所以,总是回过头来看个一遍两遍三遍才算完。而且这里几乎的每一篇文,都是以一种陈述的语气讲述,读来全不费功夫。
我想那时候一定处于战争年代,兵慌马乱的上海,一些嗲嗲腔调在男人间女人间恣意开来,仿佛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在眼前。自然,我看到了俄罗斯人,日本人,法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和德国人,他们在祖国的这片热土恋着爱纠缠着情感,而且被细腻的爱玲老师写了下来,成了故事,永流传。
这世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人扎堆谈着家长里短,但在这个作品里似乎永远离不开男人,我想摊个手,表示有点儿可悲,时代决定那个时候女性始终是牺牲者,只能表示同情,但个人欢与喜,我并不了然,估计人家乐于如此呢?咱过好自己人生就好。作为一个看客,只需好好看故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