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从远古谈到了清朝,总览诗歌、绘画、建筑、装饰物等等艺术作品,从这些具象的物体抽象为人的情感与时代特征。全文语言平实却不平淡,优美而不奢华,不似郭沫若那般高喊口号,风格婉转如流水涤荡人心。
远古时期,图腾与歌舞记录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那时的美更多源于物质生活需求。接着夏商周出现了青铜,人们将图腾和歌舞用简单的线条勾勒,镌刻在青铜上,形成了活泼生动的青铜器花纹。而最终由于政治的强权,这种美被禁锢了,成为了权力的牺牲品。
随着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浪潮席卷而来,理性精神被大众慢慢接受,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开始用“赋比兴”的表达方式去描述生活的美态与内心的情感,而这时的建筑也渐渐显示出诗的韵味、音乐的节奏和天人合一的观念。
说起楚汉,我只能回忆出浪漫至死的屈原,仿佛楚汉没有留下什么美的东西。而在书中,李泽厚提到了楚汉的美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我的理解是,就像孩童初成年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思想未经生活的锤炼,是一种不定形式的发问和思考。
对于魏晋,我们容易联想到魏晋文人的狂放不羁,觉得这是一个疯狂的非理性时代。但若是你细查他们的文章,你会发现隐藏在酒、乐、性之下的,是对社会形态巨变的痛苦反思。而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彻底的思想变革,先秦是第一次,魏晋算得上第二次,这是一个思想活跃、新观念层出不穷的时期。
接着是较为熟悉的盛唐,对于我们而言,李杜是最出名的文学家,但这两人其实代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张扬飘逸的李白、突破传统的张旭如同一道闪电震撼人心,传统从此被颠覆。而后来的杜诗颜字韩文将新的美形式化,使得人们易于模仿和学习,可谓集大成者!还有我所喜欢的苏轼,书中谈到唐朝文艺的灿烂并非晚唐,而在中唐,苏轼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把美升华到了哲理的高度,其核心已突破了封建社会的形式。最后是宋元山水画的韵味,明清小说戏曲的生活化。
当我看完合上书时,思考何为美?从人们对世俗生活理解的变化、社会形态的变化不断流动。若是任取出一截,都有着独属于它的魅力和遗憾。文化有兴盛时期的灿烂与辉煌,也有萌芽时期的冲击和稚嫩,谁说隐含着绽放力量的花苞就比不上鲜艳美丽的花朵呢?独独看到美的不断流动,才让我觉得充满生机和魅力。已经逝去的年代,通过艺术作品得以保留。千古流传下来的文化血脉,使我们产生强烈共鸣的。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它已经深深浸入我们的心里,成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