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中,存在一个脑瘫患儿,意味着未来的日子里,需要一位大人日夜照顾,牺牲掉一份家庭收入的同时,长期的康复费用和治疗费用也让这个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不少家庭为了能让孩子早日康复,上了不少的当,孩子的病没有得到减轻,治疗的费用却花掉了家中的大部分积蓄,从而陷入“继续治疗——没钱,放弃治疗——孩子没有了希望”的窘境之中。
杨杨今年7岁了,因为杨杨的到来,让这个原本沉寂的家庭重新有了欢声笑语,可这样的高兴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6年前,医院的一份“脑瘫患儿”诊断书,最终把这个家庭推向黑暗的深渊......
初次见到杨杨的时候,他安静躺在奶奶的怀里,不吵不闹、极度乖巧。
一旁的奶奶讲起杨杨患上脑瘫的故事,她时而眼含泪光,时而长吁短叹。
在杨杨快1岁的时候,家人发现他有些不一样。“邻居家的小孩和他一样大,已经能走路了,可杨杨做不到,同时杨杨双腿细而无力。”家人赶紧带杨杨去医院检查,最终检查结果显示——“脑瘫”。
杨杨奶奶回忆说:“第一次听说这个疾病,全家人脑子都是懵的,前一秒还好好的孩子,下一秒却被确诊为‘脑瘫’,感觉像‘天塌下来’一样的绝望......”
当地医生建议要么去大城市进行治疗,要么继续做康复训练,平时多给孩子锻炼锻炼,可大城市高昂的治疗费用让杨杨的家人望而却步。
“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这些年,孩子都靠我拉扯着,孩子父亲赚的钱只够我们一家三口勉强维持生活,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出去给他治病了。”杨杨的奶奶悲伤的说道。
一次听村里人说,“有个脑瘫患儿尖足,在我院治疗后,脚能放平了。”听到这里,杨杨的家人看到了康复的曙光,便带着杨杨来到了我院进行诊治。
治疗后,杨杨流口水的症状得到了减轻,之前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现在可以两个字两个字的说了。第二天,杨杨喊了一声“爷爷”,家人无比的高兴。
现在可以平稳走路了,长大后你想做什么呢?
“长大后我想开飞机,让你们都去坐飞机。”杨杨开心的说道,病痛的折磨并没有消磨掉杨杨的意志。
“孩子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我们非常的高兴,感谢你们对我们的诊疗救助,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似是想起过去艰难的经历,又或许是想起杨杨康复锻炼时的艰辛,杨杨的姑姑说着说着已变了声调,眼中噙满泪花。
“高兴,孩子的症状减轻了,之前都是用脚尖走路,现在脚能放平了,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感谢你们。”杨杨爸爸激动的说道。
对于脑瘫家庭来说,有时候坚持比放弃难,因为这意味着家庭中要有一个人24小时不间断的看护,意味着一年365天永不停歇的带孩子去康复训练,意味着每天需花费数百元的高额治疗费用。可这并没有打消他们奔向康复的决心,也希望所有的脑瘫患儿能够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