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现在身边很多朋友都问我,觉得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去留学比较合适。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不得不说的是,有了三年美高的经历,在美国读大学真的是轻松很多,甚至自己都没把自己当“国际学生”。但是学校有学校的规矩,所有国际学生入学都得提前一周报到,参加国际学生的“orientation week(入学适应周)"。
在这之前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可以写写:第一就是很多人关心的“如何申请奖学金”。在很多申请美高的学生和家长群体里有一个误区,就是好像你找学校要奖学金了,被录取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就像你找老板加工资,老板会把你开掉一样。实际上,美国高校的申请及录取以及奖学金助学金发放是完全分开、而且有先后顺序的。只要你先被学校录取了,后面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对于助学金来讲,更多是根据学生家长实际的收入情况。国际学生申请助学金困难就比较大,因为如果不能证明足够经济实力,出国前使领馆签证这关都比较容易被卡下来;如果没被卡下来,证明你已经证明了自己有钱读书,学校自然不会给助学金。但是奖学金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任何一个学校都会有无数多的奖学金供学生们申请,但是在国内,很多中介机构往往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帮助获得录取通知的学生申请奖学金(因为和业务提成不挂钩),使得很多学生错过了很多free money(白给的钱)的机会(当然在这里也要为一些专业、负责、为学生家长着想中介机构点赞)。
在这里写一些我申请奖学金的经历(绝对也算是经验)。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还是被高昂的学费吓到了,于是开始研究奖学金。在我向招生办公室询问之后的第三天就收到了厚厚的一本“手册”,里面例举了所有的奖学金(有些是一次性的、有些是一年的,有些是四年每年给的)。当时我申请奖学金之前还有个误区,觉得是成绩好的才能拿“奖学金”(国内读书时貌似都是这样的),拿到奖学金手册一看,才知道自己太天真了,同时也让我热血澎湃:感觉有好几项奖学金简直就是专门为我设立的啊!比如,有一项奖学金写到:“学生需要来自中国,会汉语,每年2500美金”。设立着落款:Huizenga, 一位曾经游历过中国的荷兰老先生设立(备注:那年全校就我一个中国学生入学)。另外一项奖学金:“有出色音乐或艺术才能、但非音乐或艺术专业的学生”,每年1000美金”。还有一个是“多语言奖学金”,如果你学习第二或者第三外语,就符合申请条件。这些奖学金都是捐赠人自己设立的,所以她们都自己定规矩把钱“奖励”给谁。有一些奇葩的奖学金包括:“双胞胎奖学金”、“左撇子奖学金”等。反正感觉就是钱多的拿不完(所以现在我也鼓励我的学生自己研究学校的奖学金政策)。
当时还有一项奖学金叫做“Mosaic Scholarship",就是住进学校最好的一栋学生公寓的二楼叫做Mosaic floor,半层男生、半层女生,只要被这层楼接受入住,每年还多给1000美金奖学金。我都不知道怎么还有这种福利,但事实证明在当时我这个中国留学生的身份和“熊猫”一样稀少,当然不费任何力气就被mosaic floor录取了,但是美国本土学生却要为了稀少的名额挤破头皮,原来这层楼是学校为了整一个“种族多元化”的样板工程而设立的。原来美国人也搞这套!管他呢,反正我是受益者。后面会有好几个关于mosaic floor的小故事。就这样东拼西凑我就拿了90%的奖学金(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和成绩有关的)。
回到前面讲的“入学适应周”。“国际学生部”主要负责给我们这些新生讲解“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与美国同学打交道”、“如何适应美国课堂”、“如何拒绝美国同学非法派对邀请”等(主要讲的没满21不要喝酒、不要无证驾驶、飙车等等)。然后就是带我们州内到处逛逛,增强国际学生团结性。国际学生的“入学适应周”完了就是真正的所有学生入学注册。校园顿时热闹起来,志愿者小分队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We Haul(我们搬)"(美国有个很大的租车连锁叫U-Haul,箱式货车租赁), 其实就是推着超市推车帮新生搬家的,顺便看看大一学妹哪些长得漂亮留一下联系方式。到了大二我也成功的成为了We Haul志愿者。就这样,2001年9月1日,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