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之前先给大家看个截图:
百度沸点人物排名第一。
排在他后面的有当红的一些小鲜肉、女明星、男歌手、女演员……
港片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他却淘汰了时代,成了经典雕像。
很久以前,就有人让我写张国荣,我不敢写,不是怕写不好,是怕不好写。
真正写张国荣前我踌躇了很久,因为微妙的一种情怀,许多人都在心中有一个“哥哥”的印记。其实,我不理解很多年轻人,70、80后说喜欢张国荣也就罢了,95后的小孩也标榜自己是张国荣的真爱粉,我就有点不理解,所谓的喜欢不应该是了解他的爱好、习惯、行为谈吐……才可以是喜欢吗?
后来,又想,可能他们喜欢的不是一个叫张国荣的人,而就是张国荣。
一个吊诡的事实是,不管我们如何梳理港片的黄金时代的时候,常常会把他落下,无论是盘点港片里的帅哥,还是盘点经典角色。我们选男神的时候,刘德华、梁朝伟、张学友这些隐退多年的赫然在榜,黎明、郭富城这些“天王”也永远会被提及,周润发凭借一个赌神大杀四方,可是里面没有他。我们想起张国荣的时候,除了“说了是一辈子,少一年、一个月、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外,就是《霸王别姬》里那个一辈子都依恋着另一个人让人心疼的程蝶衣。
可他其实是很自我的。
他运气不好,赶上了港片最最新人云集的时代,他的帅又是偏俗的那一挂的,张国荣唱过很多歌,他也真的有一种做歌手的气质,声音清透得直白、世俗、一览无余。其实张国荣的眼神很有意思,年轻的时候有股轴劲,老了是一种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睥睨,但是,永远不变的是眼底的光,自带笑意地看着每一个人。
而导演更多挖掘的是他身上那种不死不休的决绝,就像《霸王别姬》的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的一生,就像《春光乍现》里何宝荣哪怕知道有人原地等,也义无反顾往前走。
有人爱他的情歌,有人爱他的劲歌热舞,有人爱十二少回眸一笑,有人爱何宝荣不羁放荡。韩国人爱他的英雄本色,日本人痴迷他的霸王别姬。因他的艺术而爱他,想必他最高兴这样,他最钟意人家叫他artist。
梁朝伟说爱他的“真”,梁家辉爱他“生气不超过五分钟”,林青霞爱他“以后我会对你好”,张曼玉一定能感觉到哥哥在认真欣赏她的艺术
我觉得这些并不是他,如果真要选一个,宁采臣可能更像他,单纯又热切。
但他应该相当不介意。
张国荣赢到的是大家的喜欢和金像奖金棕榈,是我们普通人一生难以企及的高度,但他一生经历的坏事,比起我们普通人来,也分文不少。
1956年,张国荣出生于香港,家里兄弟姐妹共有十人,张国荣是最小的一个。张国荣的父亲是香港洋服店的裁缝兼老板,马龙·白兰度、希区柯克、加里·格兰特等好莱坞明星都是这家裁缝店的顾客。1969年,张国荣独自赴英国留学;中学毕业后,爱好时装设计的他考入英国里兹大学就读纺织专业。大学一年级时,父亲突然中风,张国荣返回香港,学业就此中断。
此后,他进入了演艺圈,或者说娱乐圈?
他是歌手、演员、导演,他塑造的每个角色都深入人心,但也不少被人诟病,因为他的性取向问题,不少导演或者评委轻易地评价他是本色出演,从程蝶衣到何宝荣。越成功的角色越被人抨击得体无完肤。
我觉得,这样一直挣扎在戏里戏外的人得抑郁症也不是无迹可寻的吧。
2003年4月1日晚上18时43分,张国荣因抑郁症病情失控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二十四楼健身中心坠下,紧急送往玛丽医院,经医生检验入院前已死亡,终年46岁。
去世前一年因为身患抑郁症而十分痛苦,他的嗓子因为胃酸倒流而受损,唱片录音因此受到影响;抑郁症病发时候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开了一样。
不喊苦其实是一种对生命的耐受力。很多人对张国荣的印象是我行我素,但我行我素可不止是靠个性、靠一两部名声显著的作品就能达成的,你要亲自消化你一切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要忍住诉苦的冲动,要亲手轧平人生这一笔乱账——不向导演,亲人,公众追讨同情和怜悯。
他真的成了香港演艺圈的标杆。杜月笙说人吃两碗面,一碗情面一碗场面,你想不出谁比他做得更好。他演技不差,但没有哪一个角色演得比“张国荣”本人更生动,他是世俗的深情的温柔的,也是仗义的聪慧的有胸襟的,他活得静水流深,那么多大风大浪后,他成了海面的一部分,从此风波也只当给这人生助兴。
我特别烦别人跟我说的一句话是:我做这件事本来就是玩玩的,开心就好。真正懂事的人从来不会说自己做事业是“玩玩的”,张国荣拿过金像奖之后,也还在认认真真演《霸王别姬》,认认真真上综艺宣传。杨千嬅说过一句话,这个圈子就是斗命长。张国荣命不长,但谁也没想到,他斗过了所有人。
我一般总是喜欢硬朗的人。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我挺希望若干年后,他变成了一堵铜墙铁壁,风浪不能侵袭他,也没什么失去再能摧毁他,他说,那些你们猜想的动魄惊心的往事,
天空开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孤独的沙漠里 一样盛放的赤裸裸。
哦对了,这篇文章开头的照片,是张国荣在《纵横四海》里的剧照,他那个时候说:
“你认识我吗?”
“我是一个通天大盗啊,明天记得看报纸!”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