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果不再勇猛精进,留下也就失去意义》
我一直有个习惯,看到好的资源,无论是书籍,短片,方法或者灵感,就会“收藏”起来,以前他们在我的收集本里,如今它们通常在我的网盘,微信收藏,相册文件里……
但回想起来,我几乎没有再去查看它们。搜索和重温的机会寥寥无几。
如今反思,这就是网络时代典型的囤积信息癖好——或者说,这是一种占有信息的强烈欲望。
而今天阅读郝老师的这篇文章,似乎也看到了囤积癖的影子——有一些学员慕名而来,实际上做的,也无非是“占有”新网师的一席之地以便期待可以随时取用免费的资源一般。
没有预习,选课,作业,叙事,没有达到底线的学习要求,数百名学员被清退,与其说是被迫清退,不如说选择被清退——正因为如此,他们不再或者不曾勇猛精进,或者说,他们并没有真正认同网师这一精神家园的价值。
郝老师说,新网师的规则,人人平等,无论是普通学员,还是优秀榜样。可见新网师看中的是动态中学员的成长——曾经优秀不代表永远优秀,过去平凡不代表一直平凡。只有用勇猛精进的态度,去持续地征服啃读中的困难,行动中的障碍,网师才具有其存在的意义——成为卓越教师的孵化机器。
作为一个普通学员,新网师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精神家园。在这里,有知识的篝火,有根本书籍的引领,有学习共同体的互相切磋,有深刻的自我追问…在一群尺码相同的人中,我获得了激励和引领,获得我从年少时便矢志追求的自我成长,而在现实生活中,正如郝老师所言,个体极其容易被湮没和碾碎——是的,没有持续的动力和坚持,再宏大伟岸的理想,也会在现实的蹉跎中销声匿迹。这就是为什么,太多的老师,从毕业时的血气方刚,志气昂扬逐渐变得麻木不仁。而在遇见新网师之前,我不也是充满了犹豫和怀疑甚至否定吗?
新网师不仅给了我继续前行的支持和力量,而且也指明了更加精确的专业发展道路——经由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的学习和实践,来强大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体现,尤其是自控能力。郝老师本人的网师经历正是如此。在研读《教育的目的》、《给教师的建议》等深刻的根本书籍,为了追求更加深入的理解,更好的授课,郝老师的阅读,批注无数,光是文字解读就已经数万字!我常常钦佩郝老师在授课时的一语中的和高屋建瓴,怎知背后的啃读和苦功呢!
高山仰止的同时,也给了一种希望,我期待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也能达到勇猛精进,虽然未必卓越,但也足以超越自己!用知识点亮自己,就已然精彩!
在新网师的学习,时时要扣问自己:
学习的真谛是什么?
什么事真正的为学之道?
我也为何而学?
只有自己能给出真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