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呼兰河传》,高中时期就收藏的,由于各种原因推脱了看它,假期就读一读书吧。
呼兰河城里面的小团圆媳妇儿,有二叔,祖父,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团圆媳妇被折磨死,有二叔似翻版阿Q,祖父叫我识字,给我温暖。
我的呼兰河,没有那么糟,却不可不回忆。坐标位于中国西南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爸爸父亲外出打工,印象深的就是母亲和旁边家的奶奶经常吵架,无非就是奶奶说我妈妈杀她家的鸭子,又或是我妈妈说奶奶老不死。今天母亲去婶婶家打鞋垫,明天去伯伯家摆白(聊天)。放学回家,我年纪大,带着一群小孩子,边玩边走,通常就是在路上偷吃别人家李子,桃子,或是买了一包辣条边走边分享,冬天放学回家就蒙蒙黑,大锅里面准有番薯(地瓜),刚刚到路口就可以看到炊烟,是蒋奶奶家的,村口第一家。
小学的课堂,是我最快乐的时光。第一次读学前班,上课不知道是什么概念,考了0分,家里面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母亲把我送到姑姑家寄养几年,在那里,拿小棒算数到哭,去拾别人家果园的水果吃,雨太大伞不行,会被表姐骂。后来回来了,那天我妈和舅舅来接,看着说脏兮兮的,我太小,也记不清。继续读书,似开挂一般,不是80就是90。几个村就一个学校,以至于我到六年级,我们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个班11个人。那个时候,老师短缺,一个老师基本上文武双全。我的语文老师,陈老师,启蒙很厉害。他上语文的时间,会留给我们写毛笔字,那些东西都是他出钱,他教科学的时间,会留给我们去山上拍照,挖野葱,搞野炊,他教美术的时间,会教我们画画,中国画,水彩画,油画,他教唱歌的时间,通常是他说的美声,蒋大为的。于是,小学就那么轻松切快乐,在什么东西都没有的条件下,陈老师教我发现美。小学毕业,准备就读一个普通初中的我,在一个机会下,进入了县城的初中,他让我知道争取机会,并为之努力。我觉得那时刻苦努力,没有学过英语,考下来十几分就哭,后来努力,慢慢有希望,考到了70 .80,过程就是,一个星期写完所有的作业,然后就抄书,抄作文书,整理英语笔记,练字。仍然还记得抄书的内容,是关于中外各国的名人,例如海明威,居里夫人,贝多芬,林巧稚,语文也慢慢好起来,学会第一个觉得高兴的词,“青睐”。租房子住,却很快乐,房东很好,弟弟们很可爱,房东蒯四叔是烤酒的,因为他,我认识了“蒯”字,很搞笑却温暖的人。农村的我,也没有什么玩具,就有一个老人机,偶尔去公园玩一玩,和弟弟们下象棋,童年就是这样的。 可是童年,心酸也是,痛苦也是,母亲用各种理由出去,留我们三姐妹自己在家,我们福父亲从外面打电话来,我们还要假装演戏,那个时候的我,几乎觉得家庭是破碎的,母亲的不忠让我羞愧,家庭的困难使我不敢大胆。这些现在看来,都不算什么。我没有很疼爱的祖父,因为重男轻女,我没有很爱我的外祖父,因为他很早就去世,村里面的人没有那么迷信,但是嘴巴醉的可以扎人。房子下面的李子林最好玩,时常坐在门前,遥望悬崖对门是不是比我快乐,那边是不是也有为家庭担心的孩子。长大了,一切都明朗了,也没有好奇心了。